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精氨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油菜的基本研究背景第9页
   ·油菜重要基因的研究进展第9-13页
     ·与抗逆性有关的基因第9-10页
     ·油脂代谢相关基因第10-11页
     ·裂果相关基因研究第11-12页
     ·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相关基因研究第12-13页
   ·植物ADC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植物ADC基因及编码蛋白的基本特性第13-14页
     ·ADC基因的定位与编码蛋白的分布第14-15页
     ·ADC基因的表达特性第15页
   ·植物基因克隆的主要策略第15-21页
     ·图位克隆第15-16页
     ·转座子标记法第16-17页
     ·同源克隆第17-18页
     ·表达序列标签法第18-19页
     ·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技术第19-21页
第二章 引言第21-23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页
   ·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ADC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23-43页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23-24页
     ·材料第23页
     ·克隆载体与大肠杆菌感受态第23页
     ·主要试剂第23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3页
     ·自配的主要化学试剂第23-24页
   ·实验方法第24-29页
     ·花蕾RNA提取(Trizol法)第24页
     ·ADC基因保守区域的扩增第24-26页
     ·利用RACE技术克隆ADC基因cDNA的3’和5’末端第26-27页
     ·ADC基因cDNA ORF扩增第27-28页
     ·ADC基因cDNA全长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40页
     ·甘蓝型油菜ADC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第29-31页
     ·甘蓝型油菜ADC基因及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1-40页
   ·讨论第40-43页
第四章 甘蓝型油菜ADC基因的原核表达第43-55页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44-45页
     ·试验材料第44页
     ·主要试剂第44页
     ·主要设备第44页
     ·自配主要试剂第44-45页
   ·试验方法第45-50页
     ·质粒DNA提取第45页
     ·表达目的基因蛋白的引物设计第45-46页
     ·BnADC1基因ORF序列加酶切位点扩增第46页
     ·pET30a(+)质粒和目的基因片段的双酶切第46-47页
     ·酶切片段胶回收与连接第47页
     ·菌液PCR与双酶切验证第47页
     ·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及菌落PCR鉴定第47页
     ·BnADC1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第47-48页
     ·BnADC1融合蛋白表达的可溶性分析第48页
     ·BnADC1融合蛋白的SDS-PAGE检测第48-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4页
     ·BnADC1编码区添加双酶切位点的PCR扩增第50页
     ·pET30a(+)/BnADC1重组质粒的PCR鉴定、双酶切与测序第50-51页
     ·BnADC1蛋白的诱导表达及SDS-PAGE检测第51-52页
     ·BnADC1蛋白在BL21(DE3)中的诱导表达方式第52页
     ·IPTG对BnADC1蛋白表达的影响第52-53页
     ·诱导时间对BnADC1蛋白表达的影响第53-54页
   ·讨论第54-55页
第五章 结论第55-57页
   ·结论第55页
     ·甘蓝型油菜ADC基因保守区域的克隆第55页
     ·甘蓝型油菜ADC基因全长cDNA的获得及同源性分析第55页
     ·成功构建BnADC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第55页
     ·BnADC1基因在大肠杆菌宿主菌BL21(DE3)中的诱导表达第55页
   ·下一步工作打算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9页
缩略词表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附录1 BnADC1基因cDNA全长序列第73-74页
附录2 BnADC2基因cDNA全长序列第74-75页
附录3 pET30a(+)图谱第75-76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连干燥工艺研究
下一篇: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f.)野生居群细胞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