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新型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手性药物(S)-萘普生的吸附分离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9页
    1.1 手性及手性药物概述第10页
    1.2 手性拆分技术第10-13页
        1.2.1 结晶拆分法第11页
        1.2.2 生物拆分法第11页
        1.2.3 化学拆分法第11-12页
        1.2.4 色谱拆分技术第12-13页
    1.3 分子印迹技术第13-22页
        1.3.1 分子印迹技术概论第13-14页
        1.3.2 分子印迹技术合成方法第14-17页
        1.3.3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第17-22页
    1.4 温敏型聚合物及其应用第22-24页
        1.4.1 温敏型聚合物简介第22页
        1.4.2 温敏型聚合物的应用第22-24页
    1.5 介孔二氧化硅粒子第24-25页
    1.6 磁性聚合物微球第25-27页
    1.7 萘普生第27-28页
        1.7.1 萘普生概况第27页
        1.7.2 萘普生研究现状第27-28页
    1.8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2章 二氧化硅印迹聚合物吸附分离(S)-萘普生的研究第29-44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3页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0-31页
        2.2.2 多孔氧化硅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31-32页
        2.2.3 吸附实验第32页
        2.2.4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条件第32页
        2.2.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第32-3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3-43页
        2.3.1 材料的形貌分析第33-34页
        2.3.2 红外表征第34-35页
        2.3.3 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粒子性能的因素第35-40页
        2.3.4 选择性实验第40页
        2.3.5 等温吸附实验及Langmuir分析第40-42页
        2.3.6 (S)-萘普生溶液的标准曲线第42-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Fe_3O_4@SiO_2-β-CD的合成、表征及吸附(S)-萘普生的研究第44-55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7页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4-46页
        3.2.2 Fe_3O_4@SiO_2-β-CD的制备第46-47页
        3.2.3 吸附实验第47页
        3.2.4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条件第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3.3.1 Fe_3O_4@SiO_2-β-CD的扫描电镜表征第47-49页
        3.3.2 红外表征第49-50页
        3.3.3 pH的影响第50-51页
        3.3.4 温度的影响第51页
        3.3.5 吸附时间的影响第51-52页
        3.3.6 等温吸附实验及Langmuir分析第52-53页
        3.3.7 萘普生溶液的标准曲线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温敏型磁性印迹聚合物吸附分离(S)-萘普生的研究第55-71页
    4.1 引言第55-56页
    4.2 实验部分第56-58页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6-57页
        4.2.2 温敏型粒子Fe_3O_4@SiO_2@MIP的制备第57页
        4.2.3 Fe_3O_4@SiO_2@MIP粒子的温敏性质实验第57页
        4.2.4 吸附实验第57-58页
        4.2.5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条件第58页
        4.2.6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第5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8-70页
        4.3.1 扫描电镜表征第58-59页
        4.3.2 红外表征第59-60页
        4.3.3 影响温敏型印迹粒子性能的因素第60-65页
        4.3.4 吸附实验的影响因素第65-67页
        4.3.5 等温吸附实验及Langmuir方程第67-68页
        4.3.6 选择性实验第68-69页
        4.3.7 萘普生溶液的标准曲线第69-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质素基碳微球的制备及储钠性能研究
下一篇:气流纺制备连续三维卷曲C1-X NXTI/C纳米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