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页 |
1 前言 | 第9-19页 |
1.1 剪切作用的机理 | 第9-12页 |
1.1.1 剪切作用的过程 | 第9-11页 |
1.1.2 剪切作用的调控 | 第11-12页 |
1.2 剪切作用的类型 | 第12-16页 |
1.2.1 结构性剪切 | 第12页 |
1.2.2 选择性剪切 | 第12-16页 |
1.3 剪切位点的开发 | 第16-17页 |
1.4 生物数据库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2.1 实验材料与数据来源 | 第19-20页 |
2.2 参考物种CDS序列上剪切位点以及剪切掉内含子长度的注释 | 第20页 |
2.3 查找参考物种以及非模式物种中的剪切位点 | 第20-21页 |
2.4 假阳性的排除 | 第21-22页 |
2.5 数据库的构建 | 第2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2-29页 |
3.1 剪切位点预测 | 第22-24页 |
3.2 剪切位点上下游特征序列 | 第24-25页 |
3.3 剪切位点的筛选 | 第25页 |
3.4 预测剪切位点的验证 | 第25页 |
3.5 数据平台的构建 | 第25-29页 |
4 讨论 | 第29-30页 |
5 结论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录 | 第35-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及对应章节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