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导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2.1.1 粮食安全 | 第18-19页 |
2.1.2 马铃薯主粮化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消费者偏好理论 | 第20-21页 |
2.2.2 供给侧改革理论 | 第21-24页 |
3 马铃薯主粮化的生产供给问题分析 | 第24-32页 |
3.1 马铃薯主粮化生产问题分析 | 第24-26页 |
3.2 马铃薯主粮化加工问题分析 | 第26-27页 |
3.3 马铃薯主粮化技术问题分析 | 第27-28页 |
3.4 马铃薯主粮化储藏问题分析 | 第28页 |
3.5 马铃薯主粮化销售问题分析 | 第28-32页 |
4 马铃薯主粮化的市场需求分析 | 第32-44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32页 |
4.2 样本构成 | 第32-35页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8页 |
4.3.1 消费者对马铃薯主粮化的认知与态度的描述分析 | 第35-37页 |
4.3.2 消费者购买马铃薯淀粉制品的意愿分析 | 第37-38页 |
4.4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第38-42页 |
4.4.1 研究假说 | 第38-39页 |
4.4.2 变量选择 | 第39-40页 |
4.4.3Logit模型设定 | 第40-42页 |
4.5 模型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5 马铃薯主粮化的供求调适对策建议 | 第44-50页 |
5.1 马铃薯主粮化供给侧改革 | 第44-45页 |
5.2 马铃薯主粮化消费侧培养 | 第45页 |
5.3 马铃薯主粮化政府侧相关对策 | 第45-50页 |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50-5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0-5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