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自由基生物医学与抗氧化剂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1.1 活性氧 | 第11-12页 |
1.1.2 活性氧的产生来源 | 第12-13页 |
1.1.3 活性氧对机体产生的损伤 | 第13-15页 |
1.1.4 活性氧的清除机制 | 第15-16页 |
1.1.5 抗氧化剂及其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1.2 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1.2.1 阿尔兹海默症概述 | 第17-19页 |
1.2.2 APP蛋白与Aβ | 第19-21页 |
1.2.3 AD的发病机制 | 第21-23页 |
1.3 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23-31页 |
1.3.1 纳米技术概述 | 第23-24页 |
1.3.2 壳聚糖概述 | 第24-25页 |
1.3.3 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1.3.4 壳聚糖的生物降解性 | 第26页 |
1.3.5 壳聚糖的毒性 | 第26-27页 |
1.3.6 壳聚糖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第27-31页 |
第2章 研究内容 | 第31-41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2-34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4-41页 |
2.3.1 CS-Trolox NPs的制备 | 第34页 |
2.3.2 细胞培养和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2.3.3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方法 | 第36页 |
2.3.4 细胞对CS-Trolox NPs摄取的测定方法 | 第36页 |
2.3.5 细胞内ROS水平的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2.3.6 细胞分泌Aβ_(1-40)的测定方法 | 第37页 |
2.3.7 细胞凋亡的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2.3.8 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测定方法 | 第38-40页 |
2.3.9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0-41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41-59页 |
3.1 CS-Trolox NPs的化学表征 | 第41-44页 |
3.1.1 CS-Trolox NPs的制备流程 | 第41-42页 |
3.1.2 CS NPs的透射电镜(TEM)照片 | 第42-43页 |
3.1.3 CS-Trolox NPs的动态光散射检测 | 第43页 |
3.1.4 CS-Trolox NPs的紫外表征 | 第43-44页 |
3.2 CS纳米载体的细胞毒性 | 第44-46页 |
3.3 神经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3.3.1 实验细胞的确定 | 第46页 |
3.3.2 H_2O_2浓度的选择 | 第46-47页 |
3.3.3 氧化应激损伤后细胞的自行修复 | 第47-48页 |
3.4 CS-Trolox NPs对H_2O_2诱导损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48-50页 |
3.5 细胞对CS-Trolox NPs的摄取效果 | 第50-51页 |
3.6 CS-Trolox NPs对H_2O_2诱导损伤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第51-53页 |
3.7 CS-Trolox NPs对H_2O_2诱导损伤细胞分泌Aβ1-40的影响 | 第53页 |
3.8 CS-Trolox NPs对H_2O_2诱导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53-55页 |
3.8.1 形态学观察 | 第53-54页 |
3.8.2 CS-Trolox NPs对H_2O_2诱导损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第54-55页 |
3.9 CS-Trolox NPs对H_2O_2诱导损伤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 | 第55-59页 |
第4章 讨论 | 第59-6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