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28页 |
1.1 电力机车变压器油简介 | 第11-14页 |
1.1.1 电力机车变压器油的作用 | 第11页 |
1.1.2 变压器油的组成和牌号 | 第11页 |
1.1.3 变压器油氧化机理及抗氧剂 | 第11-12页 |
1.1.4 我国铁路电力机车变压器及变压器油油现状 | 第12-13页 |
1.1.5 研究电力机车变压器油运用指标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电力机车变压器油现场实验数据的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1.2.1 电力机车变压器油现场实验项目 | 第14-16页 |
1.2.2 电力机车变压器油现场取样方式 | 第16-18页 |
1.2.3 研究电力机车变压器油现场实验数据的现状 | 第18页 |
1.3 电力机车变压器油酸值 | 第18-19页 |
1.3.1 电力机车变压器油酸值的作用 | 第18页 |
1.3.2 电力机车变压器油酸值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3 研究电力机车变压器油酸值的意义 | 第19页 |
1.4 基于差异性的数据分析 | 第19-23页 |
1.4.1 显著性差异 | 第19-20页 |
1.4.2 符合正态分布的差异性检验 | 第20-21页 |
1.4.3 非参数检验 | 第21-23页 |
1.5 基于相关系数的数据相关性分析 | 第23-26页 |
1.5.1 数据相关性分析的意义 | 第23-24页 |
1.5.2 Pearson相关系数 | 第24-25页 |
1.5.3 Spearman相关系数 | 第25页 |
1.5.4 回归分析 | 第25-26页 |
1.6 ROC诊断曲线 | 第26-28页 |
2 变压器油现场试验数据分析 | 第28-50页 |
2.1 南北方现场试验数据趋势分析 | 第28-37页 |
2.1.1 南北方现场试验数据闪点分析 | 第28-29页 |
2.1.2 南北方现场试验数据酸值分析 | 第29-31页 |
2.1.3 南北方现场试验数据击穿电压分析 | 第31-32页 |
2.1.4 南北方现场试验数据微水含量分析 | 第32-34页 |
2.1.5 南北方现场试验数据总烃含量分析 | 第34-35页 |
2.1.6 南北方现场试验数据介质损耗常数分析 | 第35-37页 |
2.2 酸值与其它指标的关系 | 第37-44页 |
2.2.1 酸值与闪点的关系 | 第37-39页 |
2.2.2 酸值与击穿电压的关系 | 第39-40页 |
2.2.3 酸值与介质损耗的关系 | 第40-42页 |
2.2.4 酸值与微水含量的关系 | 第42-43页 |
2.2.5 酸值与总烃含量的关系 | 第43-44页 |
2.3 基于ROC曲线的注意值分析 | 第44-48页 |
2.3.1 闪点的注意值分析 | 第45页 |
2.3.2 酸值的注意值分析 | 第45-46页 |
2.3.3 击穿电压的注意值分析 | 第46-47页 |
2.3.4 微水含量的注意值分析 | 第47页 |
2.3.5 总烃含量的注意值分析 | 第47-48页 |
2.4 小结 | 第48-50页 |
3 变压器油酸值标准的研究 | 第50-67页 |
3.1 不同变压器油酸值测定标准对比 | 第50-56页 |
3.1.1 不同滴定液浓度的GB/T 7304-2014方法比较 | 第50-52页 |
3.1.2 不同N2压强NB/SH/T 0836-2010方法的比较 | 第52-54页 |
3.1.3 三种方法对比结果 | 第54-56页 |
3.1.4 小结 | 第56页 |
3.2 变压器油不同标准数值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研究 | 第56-67页 |
3.2.1 变压器油不同标准结果差异性研究 | 第56-60页 |
3.2.2 变压器油不同标准结果相关性研究 | 第60-65页 |
3.2.3 基于回归分析的变压器油酸值的实际应用 | 第65-66页 |
3.2.4 小结 | 第66-67页 |
4 总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F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格样式 | 第70-72页 |
附录G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