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彭浩翔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5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2-13页
    三、基本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香港新浪潮和后新浪潮中的彭浩翔第15-28页
    第一节 生机盎然的香港新浪潮电影与后新浪潮电影第15-21页
        1. 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第15-16页
        2. 后新浪潮电影的缘起和情态第16-19页
        3. 新世纪香港后新浪潮电影的界说第19-21页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后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及艺术追求第21-28页
        1. 香港新生代导演群群像第21-24页
        2. 新世纪香港后新浪潮电影的创作特征第24-28页
第二章 彭浩翔:新世纪香港电影的弄潮儿第28-52页
    第一节 生命态度和电影意识形态第28-35页
        1. 悲观敏感的生命态度第29-31页
        2. “作者电影”的创作宗旨第31-35页
    第二节 视角和对象——当下社会与普通人境遇的观照第35-40页
        1. 香港社会情态第35-38页
        2. 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第38-40页
    第三节 彭氏镜像的手法与风格第40-46页
        1. 线性与非线性交糅的叙事模式第40-42页
        2. 黑色幽默的美学风格第42-44页
        3. 类型杂糅的鲜明特征第44-46页
    第四节 电影语言的张力第46-52页
        1. 主观化的色彩:丰富表达层次第46-48页
        2. 表现性的镜头:拓展陈述意义第48-49页
        3. 丰富饱满的音乐:延伸画面内涵第49-52页
第三章 彭浩翔的贡献与独特性第52-63页
    第一节 崛起于香港电影的低迷时期第52-56页
    第二节 题材选择上的广泛和丰富第56-58页
    第三节 多变的电影风格与不变的“彭浩翔”第58-61页
    第四节 持续不断的、较高水准的创作力第61-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没食子酸对大鼠心房ANP分泌和机械活动的影响
下一篇:UL对清醒大鼠MVN区Glu含量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