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甘南岗岔金矿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9页
    1.1 选题依据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26页
        1.2.1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研究现状第12-20页
        1.2.2 甘肃西秦岭金矿研究现状第20-25页
        1.2.3 岗岔金矿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5-26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完成工作量第26-29页
        1.3.1 研究思路第26页
        1.3.2 研究内容及工作方法第26-27页
        1.3.3 完成的工作量第27-29页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第29-42页
    2.1 区域地质概况第29-35页
        2.1.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第29-30页
        2.1.2 区域地层第30-32页
        2.1.3 区域构造第32-33页
        2.1.4 区域岩浆岩第33-35页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第35页
    2.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35-38页
    2.4 区域矿产特征第38-39页
    2.5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第39-42页
3 矿区地质特征第42-68页
    3.1 矿床地质特征第42-44页
        3.1.1 地层第42页
        3.1.2 构造第42-44页
        3.1.3 岩浆岩第44页
    3.2 矿体地质特征第44-68页
        3.2.1 矿(体)带分布第44-45页
        3.2.2 矿体特征第45-52页
        3.2.3 矿石特征第52-64页
        3.2.4 金矿物特征及其赋存状态第64页
        3.2.5 变质作用与围岩蚀变第64-67页
        3.2.6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第67-68页
4 岗岔地区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第68-98页
    4.1 空间分布和主要岩性特征第68-69页
    4.2 安山岩第69-80页
        4.2.1 岩相学特征第69-70页
        4.2.2 成岩时代第70-77页
        4.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77-80页
    4.3 闪长质侵出相及“不混溶珠滴”第80-86页
        4.3.1 岩相学特征第80-83页
        4.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83-86页
    4.4 闪长岩第86-92页
        4.4.1 岩相学特征第86页
        4.4.2 成岩时代第86-89页
        4.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89-92页
    4.5 岩石成因、构造背景与岩浆源区第92-98页
        4.5.1 安山岩第92-95页
        4.5.2 侵出相岩石及“不混溶珠滴”第95-96页
        4.5.3 闪长岩第96-98页
5 矿床地球化学第98-117页
    5.1 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第98-101页
    5.2 三号矿脉原生晕特征第101-104页
    5.3 成矿流体特征第104-112页
        5.3.1 包裹体岩相学第104-109页
        5.3.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盐度及密度第109-112页
        5.3.3 成矿流体成分第112页
    5.4 H、O同位素特征第112-114页
    5.5 S、Pb同位素特征第114-117页
6 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第117-149页
    6.1 成矿时代及动力学背景第117-123页
        6.1.1 黄铁矿Rb-Sr同位素定年第117-119页
        6.1.2 岗岔金矿形成时代讨论第119-122页
        6.1.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第122-123页
    6.2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第123-124页
    6.3 成矿物质来源第124-128页
        6.3.1 硫同位素第124-126页
        6.3.2 铅同位素第126-127页
        6.3.3 87Sr/86Sr同位素初始值第127-128页
    6.4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第128-132页
    6.5 成矿预测第132-149页
        6.5.1 区域内有利于金成矿的地质条件第132-134页
        6.5.2 矿区找矿标志第134-135页
        6.5.3 矿区深部预测第135-140页
        6.5.4 外围找矿潜力分析第140页
        6.5.5 金的富集规律与找矿远景预测第140-149页
7 结语第149-152页
    7.1 主要成果和结论第149-150页
    7.2 存在的问题第150-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70页
个人简历第170-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MGA2:一个潜在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标记物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下一篇:皮质类固醇对导管消融后心房颤动影响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