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瞬态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1.2 电动汽车及其再生制动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再生制动系统的原理 | 第22-31页 |
2.1 再生制动系统的结构 | 第22-24页 |
2.2 再生制动过程 | 第24-26页 |
2.3 再生能量的产生原理 | 第26页 |
2.4 再生制动过程中的理论计算 | 第26-28页 |
2.5 再生制动的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电机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第31-39页 |
3.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31-36页 |
3.2 矢量控制策略 | 第36-39页 |
第四章 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建模 | 第39-51页 |
4.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第39-45页 |
4.1.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原理 | 第39-43页 |
4.1.2 空间矢量脉冲调制技术的实现 | 第43-45页 |
4.2 控制系统的仿真建模 | 第45-51页 |
第五章 基于矢量控制的制动方法 | 第51-58页 |
5.1 制动的瞬态过程分析 | 第51-53页 |
5.2 转速外环在制动过程中的作用 | 第53-58页 |
第六章 仿真结果 | 第58-62页 |
6.1 转矩变化 | 第58-59页 |
6.2 反馈电流 | 第59-60页 |
6.3 能量回馈情况 | 第60-61页 |
6.4 SOC变化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