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自然界中常见的特殊浸润性现象 | 第10-12页 |
1.2 特殊浸润性基本理论 | 第12-15页 |
1.2.1 超疏水基本理论 | 第12-14页 |
1.2.2 水下超疏油基本理论 | 第14-15页 |
1.3 特殊浸润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1.3.1 模板法 | 第16页 |
1.3.2 自组装法 | 第16页 |
1.3.3 涂层法 | 第16-17页 |
1.3.4 表面刻蚀法 | 第17页 |
1.3.5 溶剂热法 | 第17-18页 |
1.3.6 气相沉积法 | 第18页 |
1.4 含油废水的来源及其常见的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1.4.1 含油废水来源 | 第18页 |
1.4.2 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1.5 特殊浸润性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5.1 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的分类 | 第20页 |
1.5.2 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制备 | 第23-31页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选择 | 第23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3页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3页 |
2.2 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第23-25页 |
2.2.1 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2 多孔氧化铝陶瓷的表征 | 第24-25页 |
2.3 不同制备条件对多孔氧化铝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25-28页 |
2.3.1 烧结温度和粒径大小对多孔氧化铝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2 粘结剂的种类和浓度对多孔氧化铝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26-28页 |
2.4 多孔氧化铝陶瓷的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28-30页 |
2.4.1 不同颗粒粒径的氧化铝陶瓷的制备工艺 | 第28页 |
2.4.2 多孔氧化铝陶瓷的XRD图 | 第28-29页 |
2.4.3 多孔氧化铝陶瓷的SEM图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超疏水-超亲油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第31-44页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选择 | 第31-32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31页 |
3.1.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3.2 超疏水-超亲油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第32页 |
3.2.1 超疏水-超亲油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制备 | 第32页 |
3.2.2 超疏水-超亲油多孔氧化铝陶瓷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 第3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3.3.1 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组成分析 | 第32-34页 |
3.3.2 材料表面浸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 第34-36页 |
3.3.3 疏水剂溶液的浓度和修饰时间对材料表面湿润性的影响 | 第36页 |
3.3.4 多孔氧化铝陶瓷的粗糙度对材料表面湿润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 油水分离的研究 | 第38-43页 |
3.4.1 分离材料油通量测定 | 第38-39页 |
3.4.2 油水分离的装置及过程 | 第39-40页 |
3.4.3 油水分离效率的定义及计算 | 第40页 |
3.4.4 初始油含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5 多孔氧化铝陶瓷的粗糙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6 油水分离的循环效率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自清洁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第44-61页 |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选择 | 第44-45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44页 |
4.1.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44-45页 |
4.2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自清洁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第45-47页 |
4.2.1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自清洁多孔氧化铝陶瓷的制备 | 第45页 |
4.2.2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自清洁多孔氧化铝陶瓷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 第45-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4.3.1 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组成分析 | 第47-50页 |
4.3.2 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 第50-52页 |
4.3.3 材料表面浸润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 第52-54页 |
4.4 油水分离的研究 | 第54-59页 |
4.4.1 油水分离的装置及过程 | 第54-55页 |
4.4.2 油水分离效率的定义及计算 | 第55-57页 |
4.4.3 不同种类的油水混合物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4 水油分离的循环效率和再生效率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