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

弱势群体社会支持视角下美国补偿教育计划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5页
        1.3.1 研究思路阐述第13-14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1.4.1 主要创新第15页
        1.4.2 论文创作的不足第15-16页
2 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理论研究第16-23页
    2.1 相关概念解析第16-17页
        2.1.1 弱势群体第16页
        2.1.2 社会支持第16页
        2.1.3 教育支持第16-17页
        2.1.4 教育补偿第17页
    2.2 相关研究理论分析第17-23页
        2.2.1 社会支持理论第17-19页
        2.2.2 社会分层理论第19-20页
        2.2.3 社会流动理论第20-21页
        2.2.4 儿童发展环境决定论第21-23页
3 美国弱势群体儿童补偿教育计划的发展第23-34页
    3.1 美国补偿教育计划推行的背景第23-27页
        3.1.1 教育平等思想的传播第23-24页
        3.1.2 民权运动思想潮的兴起第24-25页
        3.1.3 "向贫穷宣战"口号的提出第25-26页
        3.1.4 移民潮群体的出现第26-27页
    3.2 美国弱势群体的阶段化补偿教育的实施法案第27-34页
        3.2.1 《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单一经济补偿的开端第28-29页
        3.2.2 关注补偿教育过程的"斯坦福修正案"第29-31页
        3.2.3 "NCLB"教育质量的全面兼顾第31-32页
        3.2.4 《每一个学生成功法》实现州政府对教育的管控第32-34页
4 美国补偿教育计划对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类型及其影响第34-40页
    4.1 针对教育起点不平等的补偿教育计划类型第34-35页
        4.1.1 免费午餐计划第34页
        4.1.2 头脑启迪计划第34-35页
        4.1.3 黑人儿童补偿教育计划第35页
        4.1.4 双语补偿教育计划第35页
    4.2 针对教育过程中不平等的补偿教育计划类型第35-36页
        4.2.1 更高视野计划第35-36页
        4.2.2 小班化补偿教育计划第36页
    4.3 针对最终教育结果不平等的补偿教育计划类型第36-37页
        4.3.1 百分比补偿教育计划第36页
        4.3.2 继续教育计划第36-37页
    4.4 美国补偿教育计划的影响第37-40页
        4.4.1 在教育起点上重视教育公平的影响第37-38页
        4.4.2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教学效果的影响第38-39页
        4.4.3 在最终教育结果上进行补偿教育的影响第39-40页
5 对改变我国弱势群体儿童阶段化教育社会支持的启示第40-52页
    5.1 弱势群体儿童教育不平等现状第40-46页
        5.1.1 弱势群体儿童教育起点的不平等第40-42页
        5.1.2 弱势群体儿童教育过程的不平等第42-43页
        5.1.3 弱势群体儿童教育结果的不平等第43-46页
    5.2 美国补偿教育计划对我国的启示第46-52页
        5.2.1 逐渐改变单一的经济补偿第47-48页
        5.2.2 向重视教育质量方向转移第48-50页
        5.2.3 最大程度保证最终教育结果第50-52页
6 总结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市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研究--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
下一篇:关于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生育意愿的质性研究--以大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