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页 |
1.2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页 |
1.2.2 重金属铅对植物细胞膜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3 重金属铅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15页 |
1.2.4 重金属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 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和抗性生理 | 第16-17页 |
1.3.1 植物的重金属抗性 | 第16页 |
1.3.2 植物重金属耐性的获得 | 第16-17页 |
1.3.3 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强化 | 第17页 |
1.4 树种的主要特性 | 第17页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17-19页 |
1.5.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5.2 研究的主要目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19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2.4 仪器及试剂 | 第20页 |
2.5 指标测定 | 第20-23页 |
2.5.1 生长量测定 | 第20页 |
2.5.2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0-23页 |
2.5.3 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3页 |
2.5.4 铅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6 数据的处理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52页 |
3.1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4-34页 |
3.1.1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苗高增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2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地径增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3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高径比的影响 | 第26-28页 |
3.1.4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5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根冠比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6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根系长度及侧根数量的影响 | 第30-33页 |
3.1.7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苗木质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4-46页 |
3.2.1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2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3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4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5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6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3.2.7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光合色素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6-50页 |
3.3.1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2 重金属硝酸铅胁迫对竹柏幼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48-50页 |
3.4 不同浓度重金属硝酸铅胁迫下竹柏幼苗不同部位中铅含量分布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4.1 结论 | 第52-54页 |
4.1.1 竹柏幼苗生长发育对硝酸铅胁迫的响应 | 第52页 |
4.1.2 竹柏幼苗细胞膜透性对硝酸铅溶液的响应 | 第52页 |
4.1.3 竹柏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对硝酸铅溶液的响应 | 第52-53页 |
4.1.4 竹柏幼苗的抗氧化酶系统对硝酸铅溶液的响应 | 第53页 |
4.1.5 竹柏幼苗光合生理对硝酸铅溶液的响应 | 第53页 |
4.1.6 铅离子在竹柏幼苗各部位的含量分布特征 | 第53-54页 |
4.1.7 竹柏幼苗耐铅性综合分析 | 第54页 |
4.2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