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1 粮食生产经营方式的含义 | 第15页 |
2.1.2 粮食生产经营方式的类型 | 第15-16页 |
2.2 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含义与意义 | 第16-18页 |
2.2.1 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含义 | 第16-18页 |
2.2.2 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意义 | 第18页 |
2.3 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条件分析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湖南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现实与困境 | 第20-39页 |
3.1 湖南粮食生产经营的现代化程度测试 | 第20-30页 |
3.1.1 测评指标 | 第20-25页 |
3.1.2 测试指标权重 | 第25-29页 |
3.1.3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29-30页 |
3.2 湖南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困境分析 | 第30-39页 |
3.2.1 耕地产出可持续增长的瓶颈制约 | 第30-36页 |
3.2.2 土地细碎化经营引致的流转不畅 | 第36-38页 |
3.2.3 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不健全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湖南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路径分析 | 第39-43页 |
4.1 湖南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路径的理论分析 | 第39-40页 |
4.2 现代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路径的经验分析 | 第40-43页 |
4.2.1 美国的经验及其启示 | 第40-41页 |
4.2.2 日本的经验经验及其启示 | 第41页 |
4.2.3 台湾的经验及其启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湖南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引导机制分析 | 第43-48页 |
5.1 引导机制的含义与功能 | 第43页 |
5.2 引导机制的构件 | 第43-44页 |
5.3 引导机制的建构系统分析 | 第44-4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