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星载高速调制器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0-12页 |
1.2.1 星载高速调制器的国外研究情况 | 第10页 |
1.2.2 星载高速调制器的国内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1.2.3 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2-13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高速DAC并行采样原理及信号完整性基础 | 第15-30页 |
2.1 高速DAC并行采样技术 | 第15-18页 |
2.1.1 采样定理 | 第15页 |
2.1.2 高速DAC工作方式 | 第15-17页 |
2.1.3 高速DAC并行采样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2 传输线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2.2.1 相关概念 | 第18-25页 |
2.2.1.1 上升时间 | 第18-19页 |
2.2.1.2 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 | 第19-20页 |
2.2.1.3 传输线方程 | 第20-22页 |
2.2.1.4 微波集成传输线 | 第22-25页 |
2.2.2 传输线效应分析 | 第25-29页 |
2.2.2.1 高速数字电路中的传输线效应 | 第25-26页 |
2.2.2.2 频域内分析传输线效应 | 第26-27页 |
2.2.2.3 频域时域结合分析传输线效应 | 第27-28页 |
2.2.2.4 抑制传输线效应的方法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星载高速调制器技术难点研究 | 第30-82页 |
3.1 高速DAC的应用电路及双DAC同步采样技术 | 第30-38页 |
3.1.1 高速DAC的应用电路 | 第31-32页 |
3.1.2 双DAC同步采样技术 | 第32-38页 |
3.1.2.1 双DAC同步采样技术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3.1.2.2 双DAC同步采样技术的技术难点 | 第33-34页 |
3.1.2.3 双DAC同步采样技术的应用电路 | 第34-38页 |
3.2 XILINX公司FPGA的多版本配置技术 | 第38-43页 |
3.3 高速数据总线技术 | 第43-44页 |
3.4 星载高速PCB设计技术 | 第44-68页 |
3.4.1 星载高速PCB的设计准则 | 第44-55页 |
3.4.1.1 高速电路传输线效应 | 第45-46页 |
3.4.1.2 高速电路电源完整性设计 | 第46-49页 |
3.4.1.3 高速电路时序问题 | 第49-50页 |
3.4.1.4 高速电路串扰问题 | 第50-55页 |
3.4.2 星载高速PCB上的高频信号处理 | 第55-59页 |
3.4.3 星载高速PCB上的快速跳变沿信号处理 | 第59-66页 |
3.4.4 星载高速PCB上的高速信号处理 | 第66-68页 |
3.5 高速数传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 | 第68-72页 |
3.6 星载高速调制器数字处理平台测试结果 | 第72-81页 |
3.6.1 DAC硬件平台测试方法 | 第74-78页 |
3.6.2 DAC硬件平台测试结果 | 第78-79页 |
3.6.3 星载高速调制器的测试研制系统 | 第79-8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4.1 全文总结 | 第82页 |
4.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