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的目标、内容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4 预期达到的目标和取得成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2.1 无抵押贷款的概念界定的文献综述 | 第15页 |
2.2 无抵押贷款的行业风险特征与风险评估方法的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3 无抵押贷款信贷风险管理决策措施的文献综述 | 第16页 |
2.4 文献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无抵押贷款的理论基础与风险特征分析 | 第17-22页 |
3.1 无抵押贷款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3.1.1 无抵押贷款存在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 第17页 |
3.1.2 无抵押贷款的六大风控机制 | 第17-19页 |
3.2 无抵押贷款的行业风险分析 | 第19-22页 |
3.2.1 行业风险的基本概念与决定因素 | 第19-20页 |
3.2.2 高风险行业以及高风险地区的特征分析 | 第20-22页 |
第四章 无抵押贷款违约因素的占比分析 | 第22-33页 |
4.1 违约单中涉及到私营业主的客户群的各因素占比情况分析 | 第22-27页 |
4.2 违约单中涉及到受薪人士的客户群的各因素占比情况分析 | 第27-32页 |
4.3 总体违约单各因素占比情况总结 | 第32-33页 |
第五章 无抵押贷款的违约案例分析 | 第33-44页 |
5.1. 非恶意欺诈单的案例分析 | 第33-38页 |
5.2 恶意欺诈单的案例分析 | 第38-44页 |
5.2.1 代办包装案例分析 | 第38-39页 |
5.2.2 组团骗贷案例分析 | 第39-40页 |
5.2.3 虚假工作案例分析 | 第40-41页 |
5.2.4 夫妻共同欺诈案例分析 | 第41-44页 |
第六章 无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 | 第44-47页 |
6.1 吉贝克和人人评分的引入可以协助审核 | 第44-45页 |
6.2 吉贝克评分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审核 | 第45-47页 |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47-49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47-48页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