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毛白杨PtMADS5基因遗传转化和CRISPR-Cas9植物基因敲除实验

符号说明第1-9页
第一部分:毛白杨PTMADS5基因遗传转化第9-36页
 中文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第11-16页
   ·MADS-BOX基因研究进展第11-12页
     ·MADS-BOX基因的起源和分类第11页
     ·MADS-BOX基因的结构第11-12页
   ·植物MADS-BOX基因与花发育ABC模型第12-13页
     ·花发育与ABC模型第12-13页
     ·花形态突变与MADS-BOX基因第13页
   ·MADS-BOX基因的功能第13-16页
     ·植物Ⅰ型MADS-BOX基因功能第14页
     ·植物Ⅱ型MADS-BOX基因功能第14-16页
       ·与花发育相关MADS-BOX基因的功能第14-15页
       ·与其他器官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的功能第15-16页
   ·本研究意义第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1页
   ·实验材料第16页
     ·植物材料第16页
     ·菌株和质粒第16页
     ·酶和生化试剂第16页
   ·实验方法第16-21页
     ·Trizol法提取总RNA第16-17页
     ·目的基因的分离第17-19页
       ·反转录c DNA第一链的合成第17页
       ·纯化及加尾第17页
       ·中间片段的获得第17-18页
       ·3′ RACE PCR和 5′ RACE PCR第18页
       ·全长目的基因扩增第18页
       ·连接转化第18-19页
       ·序列测定和分析第19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农杆菌第19-20页
       ·中间载体构建第19-20页
       ·表达载体构建第20页
     ·农杆菌GV3101介导的毛白杨遗传转化第20-21页
       ·毛白杨植株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所用到的培养基第20页
       ·农杆菌菌液制备第20页
       ·叶盘法转化毛白杨程序第20-21页
     ·Pt MADS5基因的表达分析及转基因植株的检测第21页
       ·RT-PCR检测Pt MADS5基因的表达分析第21页
       ·Pt MADS5转基因植株的RT-PCR检测第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30页
   ·毛白杨MADS-BOX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21-22页
   ·PTMADS5全长序列与同源性分析第22-27页
   ·PTMADS5基因在毛白杨植株不同部位的表达分析第27页
   ·PTMADS5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7-29页
   ·Pt MADS5转基因植株形态第29-30页
 4 讨论第30-31页
   ·PTMADS5的序列第30页
   ·PTMADS5基因的功能第30-31页
 5 结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6页
第二部分:CRISPR-CAS9植物基因敲除实验第36-83页
 中文摘要第36-37页
 ABSTRACT第37-38页
 1 引言第38-53页
   ·基因组编辑技术第38-39页
   ·归巢核酸酶第39页
   ·锌指核酸酶技术第39-41页
     ·ZFNS的结构和原理第39-40页
     ·ZFNS技术的应用发展第40-41页
   ·TALE核酸酶技术第41-43页
     ·TALENS结构及技术原理第41-43页
     ·TALENS技术的应用第43页
   ·CRISPR-CAS9系统第43-52页
     ·CRISPR-CAS9的结构第44-46页
     ·CRISPR-CAS9的作用机理第46-47页
     ·SGRNA-CAS9系统的构建第47-49页
     ·CRISPR-CAS 9 的应用第49-51页
     ·CRISPR-CAS 9 技术展望第51-52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52-5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3-61页
   ·实验材料第53页
     ·植物材料第53页
     ·菌株与质粒第53页
     ·酶和生化试剂第53页
   ·实验方法第53-61页
     ·拟南芥愈伤组织培养第53-54页
       ·无菌苗的获得第53页
       ·培养条件第53页
       ·愈伤组织诱导第53-54页
     ·载体构建第54-58页
       ·表达载体构建第54-58页
     ·农杆菌转化第58-59页
       ·愈伤组织侵染步骤第59页
       ·抗生素对愈伤组织生长的抑制作用第59页
     ·转基因植株基因敲除检测第59-61页
       ·拟南芥基因组DNA提取第59-60页
       ·敲除基因检测第60页
       ·目的片段连接测序第60-6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1-70页
   ·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第61-62页
   ·敲除AG基因载体构建第62-64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条件第64-67页
     ·抗生素筛选浓度的确定第64-65页
     ·预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65页
     ·农杆菌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65-66页
     ·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第66-67页
   ·基因敲除突变体第67-70页
     ·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检测第67页
     ·突变体突变位置的变化第67-70页
       ·不同突变体的突变长度的筛选第67-68页
       ·突变体的突变核酸序列第68-70页
         ·正常的基因编辑第68-69页
         ·含有额外序列插入的突变第69-70页
 4 讨论第70-72页
   ·基因敲除遗传转化的条件第70-71页
   ·CRISPR-CAS9植物基因组编辑系统第71-72页
 5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附录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主要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泛平原农田林网林带结构完整性对林网内风场的影响
下一篇:3种松树幼树的光因子生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