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塑料光纤及其应用简介 | 第13-23页 |
·塑料光纤及其发展简介 | 第13-17页 |
·塑料光纤通信应用简介 | 第17-19页 |
·塑料光纤传感应用简介 | 第19-22页 |
·塑料光纤的其他应用 | 第22-23页 |
·塑料光纤传输损耗及其测量方法简介 | 第23-25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5-28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8-30页 |
第二章 非破坏式塑料光纤光信号注入方法的研究 | 第30-50页 |
·非破坏式光信号注入方法简介 | 第30-32页 |
·基于光线追迹法的理论模型 | 第32-41页 |
·非破坏式光信号注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33页 |
·基于光线追迹法的三维理论仿真模型 | 第33-41页 |
·相关结构参数对光注入效率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第41-49页 |
·弯曲半径对光注入效率的影响 | 第41-44页 |
·初始入射位置和入射角度对光注入效率的影响 | 第44-48页 |
·外部介质折射率对光注入效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第三章 纤芯内光波电场稳态分布与光纤宏弯损耗的研究 | 第50-75页 |
·多模光纤纤芯内光波电场的稳态分布研究 | 第50-67页 |
·基于光纤模式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其局限性 | 第50-52页 |
·基于功率流方程的纤芯内光波电场分布计算模型 | 第52-55页 |
·均衡模式分布与稳态分布的理论研究 | 第55-60页 |
·基于光纤远场辐射测量法的纤芯内光波电场分布研究 | 第60-64页 |
·基于光线追迹法的稳态分布理论研究 | 第64-67页 |
·多模光纤宏弯损耗及非破坏式光信号提取方法研究 | 第67-71页 |
·光纤微弯损耗及其应用 | 第67-68页 |
·基于光纤宏弯损耗机制的非破坏式光信号提取方法 | 第68-69页 |
·光纤宏弯损耗的理论研究 | 第69-71页 |
·稳态分布下纤芯内光波电场的光纤宏弯损耗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5页 |
第四章 塑料光纤传输损耗系数的无损测量方法研究 | 第75-91页 |
·塑料光纤传输损耗系数无损测量方法简介 | 第75-77页 |
·光信号注入模块及其相关测试 | 第77-80页 |
·光信号注入模块简介 | 第77-78页 |
·注入光信号的光功率随时间变化稳定性测试 | 第78-79页 |
·注入光波电场的稳态分布测试 | 第79-80页 |
·传输损耗系数无损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80-83页 |
·基于光功率损失百分比的可行性分析 | 第80页 |
·基于光线追迹法的弯曲辐射光波电场分布研究 | 第80-83页 |
·塑料光纤传输损耗系数无损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 第83-89页 |
·光信号提取模块与实验方案介绍 | 第83-84页 |
·基于无损测量方法与截断法的实验对比 | 第84-88页 |
·基于无损测量方法的在线测量系统简介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第五章 多点测量型塑料光纤液位传感技术 | 第91-109页 |
·光纤液位传感器的发展 | 第91-93页 |
·多点测量型塑料光纤液位传感器简介 | 第93-94页 |
·基于光线追迹法的理论设计模型 | 第94-101页 |
·传感部分的追迹模型 | 第94-97页 |
·稳态分布光波电场的获取方法 | 第97-100页 |
·总体追迹模型 | 第100-101页 |
·传感器的制作与实验测试 | 第101-107页 |
·传感探头的设计与制作 | 第101-104页 |
·多点测量型液位传感器的理论与实验测试 | 第104-107页 |
·结论 | 第107-10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2页 |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109-110页 |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2-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