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7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2、党内监督机制的基本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党内监督的内涵与特征 | 第18-20页 |
·党内监督的内涵 | 第19-20页 |
·党内监督的特征 | 第20页 |
·党内监督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 第20-22页 |
·党内监督机制的基本内涵 | 第20-21页 |
·党内监督机制的基本特征 | 第21-22页 |
·党内监督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3、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的探索历程 | 第23-33页 |
·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监督机制建设在思想方面的探索 | 第23-28页 |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监督机制思想 | 第23页 |
·列宁的党内监督机制思想 | 第23-24页 |
·中共领导集体的党内监督机制思想 | 第24-28页 |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在实践方面的探索 | 第28-33页 |
·党内监督机制实践的初步探索阶段 | 第29-30页 |
·党内监督机制的曲折发展阶段 | 第30-31页 |
·党内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完善阶段 | 第31-33页 |
4、新时期党内监督机制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33-40页 |
·新时期党内监督机制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 第33-38页 |
·党内监督机构的领导机制不顺 | 第33-35页 |
·党内监督的预防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5-36页 |
·公开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36-37页 |
·惩处机制不完善 | 第37-38页 |
·各具体监督机制之间协调性不够,缺乏监督合力 | 第38页 |
·新时期党内监督机制建设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5、新时期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路径选择 | 第40-51页 |
·健全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衡机构 | 第40-43页 |
·保证纪检部门的权力相对独立 | 第40-41页 |
·完善权力制约机制 | 第41-42页 |
·必须建立党内分权制度 | 第42-43页 |
·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领导机制 | 第43-46页 |
·加强对党内“一把手”的监督管理 | 第43-45页 |
·加强对党内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 | 第45-46页 |
·健全运作有效的预防监督机制 | 第46-47页 |
·健全和完善异体监督机制 | 第46-47页 |
·健全党代会常任制 | 第47页 |
·健全和完善党务公开监督机制 | 第47-49页 |
·完善党务公开机制 | 第47-49页 |
·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制度 | 第49页 |
·健全和完善权利保障和惩处机制 | 第49-51页 |
·健全和完善权利保障 | 第49-50页 |
·健全和完善惩处机制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