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红外线定位技术 | 第10页 |
·超声波定位技术 | 第10-11页 |
·蓝牙定位技术 | 第11-12页 |
·ZigBee和频射技术 | 第12页 |
·无线局域网定位技术 | 第12-13页 |
·其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超宽带技术的原理与优势 | 第13-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无线定位系统方案设计 | 第17-29页 |
·无线定位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无线定位系统设计 | 第19-22页 |
·系统开发流程 | 第19-20页 |
·系统方案设计 | 第20-22页 |
·基于超宽带的定位算法 | 第22-27页 |
·接受信号强度法 | 第22-23页 |
·到达角度法 | 第23-24页 |
·到达时间法 | 第24-25页 |
·到达时间差法 | 第25-27页 |
·其他测时定位方式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超宽带定位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9-41页 |
·控制单元 | 第29-30页 |
·超宽带无线收发单元 | 第30-32页 |
·无线网和以太网模块 | 第32-33页 |
·最小系统辅助电路 | 第33-37页 |
·时钟电路 | 第33-34页 |
·天线电路 | 第34-35页 |
·复位电路 | 第35-36页 |
·程序烧录电路 | 第36页 |
·扩展存储器电路 | 第36-37页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37-39页 |
·标签电源设计 | 第37-38页 |
·基站电源设计 | 第38-39页 |
·系统硬件制作调试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超宽带定位系统的软件开发 | 第41-55页 |
·定位系统软件总体架构 | 第42-44页 |
·定位软件分层结构 | 第42页 |
·设备驱动软件 | 第42-44页 |
·定位流程设计 | 第44-47页 |
·定位系统整体流程 | 第44-45页 |
·定位标签软件设计 | 第45-46页 |
·定位基站软件设计 | 第46-47页 |
·通信帧设计 | 第47-50页 |
·通信帧的结构 | 第47-48页 |
·标签广播通信帧设计 | 第48页 |
·基站通信帧设计 | 第48-49页 |
·通信帧的发送 | 第49-50页 |
·通信帧的接收 | 第50页 |
·寄存器配置 | 第50-53页 |
·覆盖范围 | 第50-52页 |
·通道和带宽选择 | 第52页 |
·前导码长度和PRF的选择 | 第52-53页 |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53-54页 |
·传输协议设计 | 第53页 |
·上位机设计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验证 | 第55-63页 |
·测试环境搭建 | 第55-57页 |
·静止的标签位置检测 | 第57-58页 |
·实验数据采集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页 |
·运动中的标签位置监测 | 第58-61页 |
·实验数据采集 | 第59-6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数据与误差分析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本文总结 | 第63页 |
·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