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引言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 1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 ·生物学特征 | 第15-16页 |
| ·分类学地位 | 第16-17页 |
| ·生态学特性 | 第17-18页 |
| ·适宜生境 | 第17-18页 |
| ·分布地区 | 第18页 |
| ·危害 | 第18-19页 |
| ·防治与利用 | 第19-21页 |
| ·防治 | 第19-20页 |
| ·利用 | 第20-21页 |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2 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 ·构建遗传图谱、鉴定种质或品种 | 第22-23页 |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23-24页 |
| ·基因定位及辅助育种 | 第24页 |
| 3 ITS序列在品种鉴定、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28页 |
| ·在科、亚科水平上的应用 | 第25-26页 |
| ·在属及属下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 ·种及种下水平的应用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AFLP分子标记技术揭示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倍性之间的关系 | 第28-5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33页 |
| ·核心试剂 | 第33-34页 |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8页 |
| ·DNA的提取和检测 | 第34-35页 |
| ·限制性酶切 | 第35页 |
| ·连接 | 第35页 |
| ·预扩增 | 第35-36页 |
| ·选择性扩增 | 第36-37页 |
| ·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7-38页 |
|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3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 ·原产地与入侵地不同倍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遗传多样性 | 第38-44页 |
| ·原产地与入侵地不同倍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遗传分化 | 第44-45页 |
| ·原产地与入侵地不同倍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UPGMA聚类分析 | 第45-47页 |
| ·原产地与入侵地不同倍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CCA分析 | 第47-49页 |
| 3 讨论 | 第49-52页 |
| 第三章 ITS序列揭示入侵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近缘种的关系与分类 | 第52-7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63页 |
| ·实验材料 | 第54-60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60-61页 |
| ·主要器材 | 第61页 |
|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61-62页 |
| ·ITS序列扩增 | 第62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ITS片段 | 第62页 |
| ·测序 | 第62页 |
| ·ITS序列同源比对相似性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62-6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70页 |
| ·ITS序列同源比对相似性分析 | 第63-65页 |
| ·加拿大一枝黄花与“黄莺花”ITS序列多态性分析 | 第65-66页 |
| ·加拿大一枝黄花及其近缘种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66-68页 |
| ·基于ITS特征对用于区分Solidago属12种常见种的分类分子指标 | 第68-69页 |
| ·关于S.altissimas和S.canadensis的关系 | 第69-70页 |
| 3 讨论 | 第70-74页 |
| 全文讨论 | 第74-78页 |
| 1 亚洲入侵种群是加拿大一枝黄花 | 第74页 |
| 2 多倍化增强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遗传多样性 | 第74-75页 |
| 3 基于加拿大一枝黄花遗传多样性的细胞型分化 | 第75页 |
| 5 关于S.altissimas和S.canadensis的关系 | 第75-76页 |
| 6 基于ITS分子特征对Solidago属12个常见种的分类 | 第76-77页 |
| 7 对有效控制和管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启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8页 |
| 致谢 | 第88-9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