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分析 | 第11-13页 |
| ·大型底栖动物的概述 | 第11页 |
| ·大型底栖动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第11-12页 |
| ·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的划分方法以及在树叶分解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 ·研究地概况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 ·采样点的设置 | 第14-15页 |
| ·采样时间 | 第15页 |
| ·大型底栖动物的采集与处理 | 第15-16页 |
| ·树叶采集和处理 | 第16页 |
| ·分解袋的投放和收集 | 第16-17页 |
| ·水体理化因子的测定 | 第17页 |
| ·数据处理 | 第17-18页 |
| 3 阿什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18-30页 |
| ·阿什河大型底栖动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18-24页 |
| ·阿什河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的季节分布 | 第20页 |
| ·阿什河春、夏、秋三季不同河段大型底栖动物数量特征比较分析 | 第20-22页 |
| ·阿什河各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分析 | 第22-23页 |
| ·阿什河不同季节各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分析 | 第23-24页 |
| ·阿什河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时空分布 | 第24-25页 |
| ·阿什河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 第24-25页 |
| ·阿什河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25-27页 |
| ·大型底栖动物常见种和优势种的变化特征 | 第27-28页 |
| ·讨论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4 阿什河不同河段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37页 |
| ·阿什河不同河段理化因子的季节变化 | 第30-31页 |
| ·阿什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水环境因子的CCA分析 | 第31-35页 |
| ·讨论 | 第35-36页 |
| ·大型底栖动物与总磷、总氮的关系 | 第36页 |
| ·大型底栖动物与温度的关系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5 阿什河大型底栖动物与树叶分解关系研究 | 第37-40页 |
| ·阿什河三个河段相同分解袋中树叶的分解速率 | 第37页 |
| ·不同河段定殖在珍珠梅叶上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和密度 | 第37-38页 |
| ·不同河段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在珍珠梅树叶中定殖比较 | 第38页 |
| ·讨论 | 第38-39页 |
| ·树叶中的化学物质对其分解速率的影响 | 第38页 |
| ·不同河段树叶分解速率的差异 | 第38-39页 |
| ·不同河段树叶上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摄食群与树叶分解速率的差异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