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乌南斜坡带储层预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3-14页 |
第2章 工区概况 | 第14-17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页 |
·勘探开发历史 | 第14-15页 |
·构造基本特征 | 第15-17页 |
第3章 沉积分析 | 第17-22页 |
·沉积物源 | 第17页 |
·沉积相特征 | 第17-22页 |
第4章 储层特征 | 第22-30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22-23页 |
·孔隙结构特征 | 第23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23-26页 |
·电性及含油性 | 第26-30页 |
第5章 储层预测 | 第30-51页 |
·地震资料的分辨能力 | 第30-32页 |
·单砂体正演 | 第30-31页 |
·多砂体正演 | 第31-32页 |
·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分布 | 第32-38页 |
·地震属性 | 第32-34页 |
·属性分析原理 | 第34-37页 |
·应用 | 第37-38页 |
·用地震反演预测储层 | 第38-51页 |
·反演的分类 | 第38-39页 |
·地震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 第40-46页 |
·地质统计学反演 | 第46-51页 |
第6章 有利储层预测 | 第51-56页 |
·子波分解 | 第51-53页 |
·原理 | 第51页 |
·频谱及频谱衰减与含油气预测 | 第51-53页 |
·应用 | 第53页 |
·流体活动性 | 第53-5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