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5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光动力治疗法概述 | 第14-17页 |
·光动力反应 | 第14-15页 |
·光动力治疗的特点 | 第15-17页 |
·光敏剂 | 第17-29页 |
·理想光敏剂的特征 | 第17页 |
·光敏剂的发展 | 第17-29页 |
·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 | 第29-33页 |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超顺磁性 | 第30页 |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 第30-32页 |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32-33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第2章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修饰 | 第35-40页 |
·引言 | 第3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共沉淀法合成Fe_3O_4纳米粒子 | 第36页 |
·溶剂热法合成Fe_3O_4纳米粒子 | 第36页 |
·高温裂解法合成Fe_3O_4纳米粒子 | 第36页 |
·SiO_2包覆共沉淀法合成的四氧化三铁 | 第36-37页 |
·SiO_2包覆溶剂热法合成的四氧化三铁 | 第37页 |
·SiO_2包覆高温裂解法合成的四氧化三铁 | 第37页 |
·Fe_3O_4@SiO_2@APTES粒子的制备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焦脱镁叶绿酸的C17-尾端酯基的化学反应及其二氢卟吩衍生物的合成 | 第40-53页 |
·引言 | 第4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50页 |
·脱镁叶绿酸-a甲酯(1)的合成 | 第43页 |
·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2)的合成 | 第43-44页 |
·13~2-亚甲基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5)和 13~2,13~2-二羟甲基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6)的合成 | 第44-45页 |
·13~2-甲叉肼甲硫酰氨基环 17~3-焦脱镁叶绿酸-a(7)和 13~2(R/S)13~2羟基13~2甲叉肼甲硫酰氨基环 173-焦脱镁叶绿酸-a(8)的合成 | 第45-46页 |
·13~2(S)-羟甲基13~2甲氧基环 17~3-焦脱镁叶绿酸-a(9)和13~2-螺[5(3’, 5’-二氧六环)]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10)的合成 | 第46-48页 |
·13~2(S)-羟基脱镁叶绿酸酮-a(11)的合成 | 第48页 |
·13~1-1,4-二氧环戊基13~1去氧焦脱镁叶绿酸-a酰肼(13)的合成 | 第48-49页 |
·N-呋喃甲酰氨基焦脱镁叶绿酸-a酰胺(14)的合成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2页 |
·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的双官能区域的建立 | 第50-51页 |
·焦脱镁叶绿酸的分子内环合反应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Fe_3O_4@SiO_2@APTES@PPa磁性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第53-63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磁性Fe_3O_4@SiO_2@APTES@PPa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55页 |
·表征分析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Fe_3O_4@SiO_2@SiO_2@PPa纳米粒子的结构与形貌 | 第55-57页 |
·Fe_3O_4@SiO_2@APTES@PPa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 | 第57-58页 |
·Fe_3O_4@SiO_2@APTES@PPa纳米粒子的超顺磁性 | 第58-60页 |
·Fe_3O_4@SiO_2@APTES@PPa纳米粒子的差热分析 | 第60页 |
·Fe_3O_4@SiO_2@APTES@PPa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