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多环芳烃(PAHs)的结构性质及来源 | 第16-2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城市PAH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城市降雨径流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24-27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论文特色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7-31页 |
·上海市环境概况 | 第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31页 |
·样品采集方法 | 第27-29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29页 |
·仪器分析 | 第29页 |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屋面径流PAHs赋存特征及动态过程 | 第31-46页 |
·屋面径流PAHs污染特征 | 第31-32页 |
·屋面径流PAHs赋存差异及EMC分异 | 第32-37页 |
·屋面径流PAHs的动态变化 | 第37-40页 |
·屋面径流初始冲刷效应 | 第40-44页 |
·PAHs固-液分配特征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路面径流PAHs赋存特征及动态过程 | 第46-62页 |
·路面径流PAHs污染特征 | 第46-48页 |
·路面径流PAHs赋存差异及EMC分异 | 第48-51页 |
·路面径流PAHs的动态变化 | 第51-53页 |
·路面径流初始冲刷效应 | 第53-54页 |
·路面径流中PAHs浓度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 第54-56页 |
·路面径流中PAHs与TOC相关性分析 | 第54页 |
·路面径流中PAHs与TSS相关性分析 | 第54-56页 |
·PAHs固-液分配特征 | 第56-57页 |
·PAHs多介质分配特征 | 第57-60页 |
·湿沉降与地表径流 | 第57-58页 |
·地表灰尘与径流 | 第58-59页 |
·河流与径流 | 第59-60页 |
·湿沉降—地表灰尘—地表径流—受纳水体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估算 | 第62-68页 |
·降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 第62-64页 |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当量法 | 第62-64页 |
·监测降雨量与年降雨量的比例估算法 | 第64页 |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估算 | 第64-67页 |
·城市次降雨径流污染负荷估算 | 第64-66页 |
·城市年降雨径流污染负荷估算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降雨径流PAHs来源解析 | 第68-90页 |
·PAHs源解析方法 | 第68-72页 |
·特征比值法 | 第68页 |
·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PCA-MLR) | 第68-69页 |
·PMF模型 | 第69-72页 |
·屋面径流PAHs源解析结果 | 第72-80页 |
·来源一致性 | 第72页 |
·特征比值法 | 第72-73页 |
·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PCA-MLR) | 第73-76页 |
·PMF结果 | 第76-80页 |
·路面径流PAHs源解析结果 | 第80-89页 |
·来源一致性 | 第80-82页 |
·特征比值法 | 第82-83页 |
·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PCA-MLR) | 第83-85页 |
·PMF结果 | 第85-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章 城市降雨径流PAHs生态风险评价及调控对策 | 第90-98页 |
·降雨径流PAHs生态风险评价 | 第90-94页 |
·基于BaP的毒性当量生态风险评价 | 第90-92页 |
·屋面径流PAHs毒性当量TEQ | 第90-92页 |
·湿沉降、地表灰尘、路面径流体系中PAHs毒性当量TEQ | 第92页 |
·危害商值(HQ)生态风险评价 | 第92-94页 |
·降雨径流污染调控对策 | 第94-96页 |
·屋面径流污染管理对策 | 第95页 |
·路面径流污染管理对策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主要结论 | 第98-99页 |
·研究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2页 |
附录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