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简介 | 第10-17页 |
·研究地区简介 | 第10页 |
·繁柳组分类简史 | 第10-15页 |
·存在问题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7-20页 |
·标本研究 | 第17-18页 |
·野外观察 | 第18页 |
·叶表皮微形态研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形态性状及其分类价值 | 第20-42页 |
·子房特征 | 第20-23页 |
·雌花苞片 | 第23-25页 |
·雄花苞片 | 第25-28页 |
·雄蕊特征 | 第28-30页 |
·叶 | 第30-34页 |
·叶表皮微形态特征 | 第34-41页 |
·其他特征 | 第41-42页 |
·雄花腺体 | 第41页 |
·雌花腺体 | 第41页 |
·蒴果的形状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泛喜马拉雅地区繁柳组分类处理 | 第42-8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个人简介 | 第94-95页 |
导师简介 | 第95-96页 |
学术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附录 | 第99-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