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2页 |
三、 论文研究方案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互联互通的提出 | 第13-20页 |
第一节 互联互通的提出与发展 | 第13-16页 |
一、 互联互通在东盟的发展 | 第13-14页 |
二、 互联互通在 APEC 中的初步发展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互联互通与区域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16-20页 |
一、 区域一体化理论 | 第16-17页 |
二、 互联互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中国力推互联互通 | 第20-26页 |
第一节 中国通过 APEC 力推互联互通 | 第20-22页 |
第二节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力推互联互通 | 第22-24页 |
第三节 中国对互联互通内涵的发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推动互联互通合作所体现出的中国对外战略 | 第26-39页 |
第一节 深化对外开放,积极“走出去” | 第26-27页 |
一、 将中国西部推到对外开放的前沿 | 第26-27页 |
二、 转移过剩产能,发挥技术优势 | 第27页 |
第二节 明确中国外交布局重点:周边是首要 | 第27-29页 |
一、 中国强调周边外交的重要性 | 第27-28页 |
二、 互联互通符合中国周边外交理念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明确中国对外战略定位:东西两翼齐飞,拓展战略空间 | 第29-34页 |
一、 向东:亚太的互联互通 | 第30-32页 |
二、 向西: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 | 第32-34页 |
第四节 对外战略方针:从侧重“韬光养晦”到积极“有所作为” | 第34-39页 |
一、 积极利用主场外交 | 第34-36页 |
二、 自主搭建合作机制,引导周边地区发展 | 第36-39页 |
第四章 中国推行互联互通合作所面临的国际政治层面的挑战 | 第39-47页 |
第一节 大国关系对中国推行互联互通建设的影响 | 第39-42页 |
一、 中美关系对中国推行互联互通建设的影响 | 第39-40页 |
二、 中俄关系对中国推行互联互通建设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二节 中国与合作国家的政治互信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42-44页 |
一、 在领土、经济安全方面 | 第42-43页 |
二、 在工程项目规划方面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地区动荡与政局变化 | 第44-47页 |
一、 地区动荡 | 第44-45页 |
二、 政局变动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件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