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其他论文

针刺配合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21页
引言第21-2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23-46页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及治疗进展第23-30页
     ·中医病名第23页
     ·病因第23-24页
       ·外因第23页
       ·内因第23-24页
       ·不内外因第24页
     ·病机第24-25页
       ·正虚第24-25页
       ·标实第25页
     ·中医药治疗进展第25-30页
       ·火针第25页
       ·电针第25页
       ·普通针刺第25-26页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第26页
       ·灸法第26-28页
       ·中药内服第28-29页
       ·中药外用第29页
       ·中医治疗循证研究进展第29-30页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及治疗进展第30-36页
     ·流行病学第30-32页
       ·发病率第30-31页
       ·生物力学刺激第31页
       ·肥胖第31页
       ·急性及慢性的关节损伤第31-32页
       ·多发性与遗传性第32页
       ·其他因素影响第32页
     ·病理机制第32-34页
       ·关节软骨第32-33页
       ·骨关节炎的软骨下骨第33页
       ·骨关节炎的周围软组织第33-34页
     ·膝骨关节炎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第34-36页
       ·功能锻炼第34页
       ·热疗与冷疗第34页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第34页
       ·支具第34-35页
       ·药物治疗第35-36页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第36-46页
     ·纳入标准第36页
       ·研究类型第36页
       ·研究对象第36页
       ·干预方法第36页
       ·结局指标类型第36页
     ·排除标准第36页
       ·研究对象第36页
       ·干预方法第36页
     ·检索策略第36-37页
       ·电子数据库检索第36-37页
       ·检索策略第37页
       ·其他检索第37页
     ·数据收集与分析第37-39页
       ·文献数据的纳入第37页
       ·数据提取与管理第37页
       ·纳入研究偏倚评估第37-39页
       ·统计方法第39页
     ·文献纳入情况第39-42页
       ·纳入研究情况第39-41页
         ·纳入研究特征第39页
         ·纳入研究的患者第39页
         ·样本含量第39页
         ·治疗组和对照组第39-40页
         ·结果评价第40-41页
       ·纳入研究偏倚情况第41-42页
     ·指标分析评价第42-44页
       ·针刺疗法vs西药第42-43页
       ·特殊针刺疗法vs普通针刺第43-44页
       ·针刺疗法vs安慰针刺第44页
     ·讨论第44-46页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第44-45页
       ·疗效的分析第45页
         ·针刺与西药比较第45页
         ·针刺与特殊针刺第45页
         ·针刺与安慰针刺第45页
       ·研究的启示第45-46页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第46-76页
   ·研究对象第46-48页
     ·病例来源第46页
     ·诊断标准第46-47页
     ·纳入病例标准第47页
     ·排除病例标准第47页
     ·剔除和脱落标准第47页
     ·受试者终止研究治疗标准第47-48页
     ·注意事项第48页
   ·研究方法第48-51页
     ·样本量估算及随机分组第48页
     ·治疗方案第48-49页
     ·观察指标第49页
     ·观察时点第49页
     ·疗效评定第49-50页
     ·技术路线图第50-51页
   ·研究结果第51-66页
     ·基线结果第51-52页
     ·主要疗效指标:WOMC骨关节炎指数第52-56页
     ·次要结局指标第56-65页
     ·有效率第65-66页
     ·安全性分析第66页
   ·讨论第66-76页
     ·针刺配合精灸治疗方案的理论依据第66-71页
     ·针刺配合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选穴依据第71-72页
     ·疗效评价指标第72-73页
     ·结果分析第73-75页
     ·创新点第75页
     ·存在问题第75-76页
结语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附录第83-93页
 附录1第83-84页
 附录2第84-85页
 附录3第85-87页
 附录4第87-88页
 附录5第88-91页
 附录六第91-93页
致谢第9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可老中医对《伤寒论》厥阴病学术思想发挥与运用经验整理
下一篇:针刺治疗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