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吸毒行为入罪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12-21页 |
| 一、聚众吸毒概念 | 第12-13页 |
| (一)聚众吸毒概念 | 第12页 |
| (二)对聚众吸食、注射毒品概念的理解 | 第12-13页 |
| 二、聚众吸毒的特征 | 第13-15页 |
| (一)行为主体特征 | 第13页 |
| (二)组织规模特征 | 第13-14页 |
| (三)成员身份特征 | 第14页 |
| (四)行为发生特征 | 第14页 |
| (五)行为法律特征 | 第14-15页 |
| (六)行为地点特征 | 第15页 |
| 三、关于聚众吸毒入罪的争议和分析 | 第15-21页 |
| (一)主张聚众吸毒入罪的观点 | 第15-16页 |
| (二)反对聚众吸毒入罪的观点 | 第16-17页 |
| (三)对反对聚众吸毒行为入罪观点的分析 | 第17-21页 |
| 第二章 聚众吸毒入罪必要性分析 | 第21-34页 |
| 一、聚众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21-25页 |
| (一)比个体吸毒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21-23页 |
| (二)聚众吸毒极易诱发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 第23-24页 |
| (三)具有比其他聚众型犯罪更严重的危害性 | 第24-25页 |
| 二、现行法律规制聚众吸毒行为存在困境 | 第25-30页 |
| (一)行政法不能有效管控聚众吸毒行为 | 第25-27页 |
| (二)现行刑法未能有效规制聚众吸毒行为 | 第27-28页 |
| (三)依据容留他人吸毒罪不能有效管控聚众吸毒行为 | 第28-30页 |
| 三、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需要 | 第30-34页 |
| (一)国际毒品犯罪异常猖獗 | 第30页 |
| (二)周边地区对我国影响严重 | 第30-31页 |
| (三)国内禁毒工作异常艰巨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聚众吸毒入罪可行性分析 | 第34-45页 |
| 一、聚众吸毒入罪的理论基础 | 第34-40页 |
| (一)不违背刑法的谦抑主义精神 | 第34-36页 |
| (二)符合我国的刑事政策 | 第36-39页 |
| (三)符合刑法法益保护的要求 | 第39-40页 |
| 二、具有可借鉴的立法成果 | 第40-42页 |
| (一)联合国关于禁毒的有关规定 | 第40页 |
| (二)我国港台地区的立法实践 | 第40-41页 |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实践 | 第41-42页 |
| 三、有助于完善禁毒法律体系 | 第42-43页 |
| 四、刑法规制聚众吸毒具有相对优势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聚众吸毒入罪法律条文设计 | 第45-52页 |
| 一、法律条文表述和解释 | 第46-49页 |
| (一)法律条文表述 | 第46页 |
| (二)法律条文解释 | 第46-48页 |
| (三)罪名设计 | 第48-49页 |
| 二、关于量刑的设计 | 第49-50页 |
| (一)有期徒刑量刑设计 | 第49页 |
| (二)拘役和管制量刑设计 | 第49-50页 |
| (三)罚金刑量刑设计 | 第50页 |
| 三、法条位置设计 | 第50页 |
| 四、竞合问题处理 | 第50-51页 |
| 五、聚众吸毒行为罪与非罪的界定 | 第51-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本人简历及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