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卫星导航系统论文

转发式卫星测轨地面站设备时延标定方法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5页
1 引言第15-21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5-19页
     ·转发式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第15-17页
     ·地面站设备时延标定研究现状第17-1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页
   ·研究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第19-20页
     ·主要工作第19页
     ·内容安排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2 转发式卫星测轨地面站组成及设备时延定义第21-27页
   ·转发式卫星测轨地面站组成第21-23页
     ·原子钟第21-22页
     ·天线馈线设备第22页
     ·射频信道设备第22-23页
     ·信道终端设备第23页
   ·设备时延定义第23-25页
     ·发射设备时延第24页
     ·接收设备时延第24-25页
   ·小结第25-27页
3 基于转发式卫星测轨模式的设备时延标定方法第27-45页
   ·双向时间比对模式标定方法第27-31页
   ·自发自收模式标定方法第31-35页
   ·一发多收模式标定方法第35-39页
   ·多发一收模式标定方法第39-43页
   ·小结第43-45页
4 试验平台搭建第45-55页
   ·C波段转发式卫星测轨网第45页
   ·试验平台搭建第45-47页
   ·地面天线站坐标测量方法第47-51页
   ·同源共钟地面站钟差测量方法第51-52页
   ·设备时延标定精度评估方法第52-53页
   ·小结第53-55页
5 实测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第55-83页
   ·几何路径时延的误差改正第55-66页
     ·地面天线站坐标测量结果第55-61页
     ·卫星轨道数据测量结果第61-63页
     ·几何路径时延误差改正第63-66页
   ·同源共钟地面站钟差测量结果第66页
   ·试验结果第66-76页
     ·双向时间比对模式标定结果第67-69页
     ·自发自收模式标定结果第69-71页
     ·一发多收模式标定结果第71-74页
     ·多发一收模式标定结果第74-76页
   ·结果分析第76-80页
   ·小结第80-83页
6 结论及后续的工作方向第83-85页
   ·结论第83页
   ·后续的工作方向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98nm超稳激光器优化研究
下一篇:BOC体制信号跟踪算法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