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芳基取代马来酰亚胺稠油降粘剂的合成及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9页 |
·稠油的分类 | 第7-8页 |
·稠油的组成与高粘特性 | 第8-10页 |
·稠油的降粘方法 | 第10-14页 |
·加热降粘法 | 第10页 |
·掺稀油降粘法 | 第10-11页 |
·稠油水热裂解降粘技术 | 第11页 |
·稠油乳化降粘技术 | 第11-12页 |
·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技术 | 第12-14页 |
·油溶性降粘剂的分类 | 第14-15页 |
·缩合物型 | 第14页 |
·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 | 第14-15页 |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型 | 第15页 |
·油溶性降粘剂的合成方法 | 第15-17页 |
·一步法反应 | 第15-16页 |
·两步法反应 | 第16-17页 |
·油溶性降粘剂的应用 | 第17页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19-37页 |
·几类有机化合物的降粘实验 | 第19-20页 |
·聚合单体的选取 | 第20页 |
·N-芳基取代马来酰亚胺的优选 | 第20-27页 |
·实验主要药品及仪器 | 第21-22页 |
·N-苯基马来酰亚胺三元聚合物的合成 | 第22-24页 |
·N-苄基马来酰亚胺三元聚合物的合成 | 第24-25页 |
·N-对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三元聚合物的合成 | 第25-27页 |
·油溶性稠油降粘剂合成条件的优化 | 第27-30页 |
·单体摩尔比对降粘剂降粘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引发剂用量对降粘剂降粘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反应温度对降粘剂降粘率的影响 | 第29页 |
·反应时间对降粘剂降粘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聚合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30页 |
·单体及聚合物的表征 | 第30-36页 |
·N-苯基马来酰亚胺及其三元聚合物的表征 | 第30-32页 |
·N-苄基马来酰亚胺及其三元聚合物的表征 | 第32-34页 |
·N-对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及其三元聚合物的表征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油溶性降粘剂的降粘性能研究 | 第37-46页 |
·油样的物性分析 | 第37-40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0页 |
·降粘率的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降粘剂的降粘性能研究 | 第41-43页 |
·降粘剂的油溶性 | 第41-42页 |
·降粘剂适应温度的确定 | 第42页 |
·降粘剂加量的选择 | 第42-43页 |
·降粘剂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 | 第43-45页 |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第43-44页 |
·降粘剂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油溶性稠油降粘剂降粘机理初探 | 第46-56页 |
·实验主要药品及仪器 | 第46页 |
·胶质和沥青质的结构分析 | 第46-51页 |
·胶质、沥青质的红外谱图 | 第47-48页 |
·胶质、沥青质的紫外谱图 | 第48-50页 |
·胶质、沥青质与降粘剂作用后的红外谱图 | 第50-51页 |
·三种降粘剂对沥青质的分散作用 | 第51-52页 |
·沥青质加剂前后扫描电镜图 | 第52-54页 |
·稠油加剂前后透射电镜图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6页 |
·建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