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濒危品种於术与白术的质量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於术与白术的质量比较第11-27页
 一、仪器、试剂与药材第11-12页
  (一) 仪器第11页
  (二) 试剂第11页
  (三) 药材第11-12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12-26页
  (一) 性状比较第12-13页
  (二) 水分测定第13-15页
  (三) 显微鉴别比较第15-17页
  (四) 白术、於术的薄层色谱鉴别第17-18页
  (五) 白术、於术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第18-26页
   1. 色谱条件第18页
   2. 对照品的制备第18页
   3. 供试液的制备第18-19页
   4.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19-21页
   5. 精密度试验第21-22页
   6. 重复性试验第22页
   7. 稳定性试验第22-23页
   8. 加样回收率试验第23-24页
   9. 样品测定第24-25页
   10. 测定结果第25-26页
 三、讨论与小结第26-27页
  (一) 白术、於术的显微比较第26页
  (二) 白术、於术的薄层鉴别比较第26页
  (三) 白术、於术的含量比较第26-27页
第二部分 於术HPLC指纹图谱研究第27-39页
 一、仪器、试剂与药材第27页
  (一) 仪器第27页
  (二) 试剂第27页
  (三) 药材第27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27-37页
  (一) 色谱条件及方法学考察第27-30页
   1. 色谱条件第27页
   2. 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第27页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27-28页
   4.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第28-30页
  (二) 於术图谱共有模式的建立及不同样本的相似度比较第30-37页
   1. 於术图谱共有模式的建立第30-35页
   2. 於术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第35-37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37-38页
  (一)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第37页
   1. 粉碎粒度的选择第37页
   2.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37页
   3. 提取方式及提取时间的选择第37页
  (二) 参比峰的选择第37页
  (三) 色谱条件的选择第37-38页
   1. 流动相的选择第37页
   2. 柱温及流速的选择第37页
   3.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37-38页
   4. 采集时间的确定第38页
 四、小结第38-39页
第三部分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白术和於术的快速鉴别第39-48页
 一、仪器与试药第39页
  (一) 仪器第39页
  (二) 试药第39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39-47页
  (一) 近红外光谱的采集第39-40页
  (二) 模型建立的方法第40-41页
   1. 样品选择第40页
   2. 波段选择第40页
   3. 光谱预处理方法第40-41页
  (三) 模型的建立第41-46页
  (四) 模型的验证第46-47页
 三、讨论与小结第47-48页
第四部分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於术和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素总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8-58页
 一、仪器与试药第48页
  (一) 仪器第48页
  (二) 试药第48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48-57页
  (一) 近红外光谱的采集第48-49页
  (二) 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和苍术素的总量测定第49-54页
   1. 色谱条件第49页
   2. 测定结果第49-54页
  (三) 建立模型的方法第54-57页
   1. 波段选择第54页
   2. 因子数选择第54页
   3. 模型建立第54-55页
   4. 外部验证第55-57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57页
 四、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文献综述第62-70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膀胱经穴烧山火手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下一篇: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脾虚湿阻证)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