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国际关系论文--国际问题论文

跨国倡议网络的转化式干预:羞辱施压与国际规范内化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24页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第8-10页
  一 研究问题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10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0-17页
  一 关于规范传播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 关于压力外交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 关于羞辱情感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第三节 研究设计第17-22页
  一 前提假定:人类的向善本性第18页
  二 本文的逻辑起点:国际关系中的观念本体第18页
  三 分析层次:体系和个体的互动第18-19页
  四 理论框架第19-22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结论第22-24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第24-57页
 第一节 国际政治中的羞辱情感第24-34页
  一 心理学角度的羞辱第24-26页
  二 国际政治角度的羞辱第26-28页
  三 羞辱的概念及可操作化第28-34页
 第二节 跨国倡议网络的羞辱施压第34-42页
  一 角色政治理论第34-37页
  二 跨国倡议网络和非政府组织第37-40页
  三 跨国倡议网络的羞辱施压第40-42页
 第三节 自我认知的冰山隐喻第42-49页
  一 萨提亚的转化式系统治疗第42-44页
  二 冰山隐喻第44-49页
 第四节 转化式干预第49-56页
  一 应对姿态的概念第49-52页
  二 自我认知度概念第52-55页
  三 转化式干预第55-56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转化式干预:羞辱施压与国际规范内化第57-79页
 第一节 转化式干预机制的五个分假设第57-66页
  一 自我认知度的产生第57-59页
  二 自我认知度的进化第59-61页
  三 自我认知度的退化第61-62页
  四 自我认知度与应对姿态的一致性第62-64页
  五 转化式干预机制的作用结果第64-66页
 第二节 转化式干预机制:羞辱与规范内化第66-77页
  一 羞辱压力与羞辱情感第67-71页
  二 自我认知度与应对姿态的改变第71-74页
  三 转化式干预机制与国际规范内化第74-77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四章 三次缅甸民主规范内化的比较研究第79-116页
 第一节 第一次民主规范内化进程第80-89页
  一 第一次民主规范内化进程第80-88页
  二 跨国倡议网络与第一次民主规范机制化第88-89页
 第二节 第二次民主规范内化进程第89-102页
  一 第二次民主规范内化进程第90-99页
  二 跨国倡议网络与第二次民主规范机制化第99-100页
  三 第二次民主规范内化进程中缅甸政府的自我认知度及应对姿态第100-102页
 第三节 第三次民主规范内化进程第102-112页
  一 第三次民主规范内化进程第103-110页
  二 跨国倡议网络与第三次民主规范机制化第110-111页
  三 第三次民主规范内化进程中缅甸政府的自我认知度及应对姿态第111-112页
 第四节 影响三次民主化进程的其他因素分析第112-115页
  一 影响三次民主化进程的外部因素 I(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制裁)第112-115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五章 结论第116-121页
 第一节 研究总结第116-117页
 第二节 需要重点强调的问题第117-119页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附件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规范竞争与互补--以建设和平为例
下一篇: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