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61页 |
·燃料电池简介 | 第12-16页 |
·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13页 |
·PEMFC的特性 | 第13-14页 |
·PEMFC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PEMFC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PEMFC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6-35页 |
·Pt基催化剂 | 第16-17页 |
·非Pt基催化剂 | 第17-35页 |
·基于石墨烯的PEMFC阴极催化剂研究 | 第35-42页 |
·石墨烯载Pt基催化剂 | 第36-38页 |
·基于石墨烯的非贵金属催化剂 | 第38-42页 |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6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和研究方法 | 第61-76页 |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61-62页 |
·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第62-68页 |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第62-63页 |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第63页 |
·低温氮气物理吸脱附测试 | 第63-64页 |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64页 |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第64-65页 |
·场发射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65页 |
·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65-66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66-68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 | 第68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68-75页 |
·实验装置 | 第68-70页 |
·实验技术 | 第70-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第3章 氧化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 第76-93页 |
·前言 | 第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78页 |
·改良Hummers法制备GO | 第76-77页 |
·超声剥离GO | 第77页 |
·高温热剥离制备RGO | 第77-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9页 |
·GO和RGO的制备过程中的要点探讨 | 第78-79页 |
·GO和RGO的分散性比较 | 第79-80页 |
·GO和RGO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80-82页 |
·GO和RGO的宏/微观物理性质分析 | 第82-85页 |
·GO和RGO的表面化学性质分析 | 第85-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第4章 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93-112页 |
·前言 | 第93-94页 |
·实验部分 | 第94-95页 |
·NG前驱体的制备 | 第94页 |
·NG催化剂的制备 | 第94-9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5-107页 |
·NG的物理及化学表征 | 第95-97页 |
·NG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97-98页 |
·NG于中高温的含氮官能团转化及其对氧还原活性影响研究 | 第98-101页 |
·热处理NG前驱体于中低温固相反应研究 | 第101-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2页 |
第5章 铁氮共掺杂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112-126页 |
·前言 | 第112页 |
·实验部分 | 第112-113页 |
·Fe/NG/C催化剂制备 | 第112-11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23页 |
·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有关要点探讨 | 第113-115页 |
·物理及化学表征 | 第115-119页 |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19-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6页 |
第6章 氮掺杂石墨烯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126-138页 |
·前言 | 第126-127页 |
·实验部分 | 第127-128页 |
·Pt(Fe)/NG/C催化剂制备 | 第127-1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8-135页 |
·物理及化学表征 | 第128-130页 |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30-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8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8-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41页 |
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