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 | 第9页 |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背景 | 第9-10页 |
·多媒体艺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相关研究文献综合评述 | 第11-17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景观 | 第21-35页 |
·多媒体介入现代景观的背景和根源 | 第21-25页 |
·多媒体技术给现代景观发展带来的影响 | 第25-28页 |
·虚拟多媒体技术将催生景观的第二生命 | 第25-26页 |
·多媒体技术给景观设计思维带来的挑战 | 第26-27页 |
·景观设计师以多媒体角度来反思景观艺术形式 | 第27-28页 |
·现代景观与多媒体的关系 | 第28-35页 |
·传播学对景观设计的启示 | 第28-29页 |
·景观的媒体化特征 | 第29页 |
·景观传播信息的途径 | 第29-32页 |
·多媒体视野中的景观 | 第32-33页 |
·景观的交互性 | 第33-34页 |
·多媒体与景观的比较 | 第34-35页 |
3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方式及功能分析 | 第35-45页 |
·多媒体技术辅助设计 | 第35-38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第35-37页 |
·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 | 第37页 |
·虚拟数字技术的应用特点 | 第37-38页 |
·多媒体技术的解放设计 | 第38-42页 |
·多媒体技术介入现代景观构成要素的主要手段 | 第38-40页 |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景观的新材料和新建构手段 | 第40-42页 |
·多媒体技术在景观中功能分析 | 第42-45页 |
·公共信息宣传或发布 | 第43页 |
·商业宣传 | 第43页 |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 第43页 |
·独特的感官体验 | 第43页 |
·辅助日常生活 | 第43-45页 |
4 贵州省都匀市“五色都匀”公园多媒体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 第45-57页 |
·项目概况 | 第45-49页 |
·区位分析 | 第45页 |
·基地分析 | 第45-46页 |
·项目背景 | 第46页 |
·设计思路 | 第46页 |
·设立灵感来源 | 第46页 |
·设计定位 | 第46-47页 |
·设计依据 | 第47页 |
·公园景观结构分析 | 第47-49页 |
·公园经济技术指标 | 第49页 |
·“五色都匀”多媒体公园设计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分析 | 第49-52页 |
·LED巨型显示屏 | 第49-50页 |
·基于传感器的LED中心广场 | 第50-51页 |
·3D投影景墙 | 第51-52页 |
·声控喷泉 | 第52页 |
·水幕电影 | 第52页 |
·多媒体技术介入下的景观体验新特点 | 第52-57页 |
·交互式的景观空间体验 | 第52-54页 |
·沉浸式的景观空间体验 | 第54页 |
·虚拟式的景观空间体验 | 第54-57页 |
5 总结 | 第57-63页 |
·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 第57-5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7-58页 |
·优化策略 | 第58-59页 |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景观中应用的展望 | 第59-60页 |
·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 第59页 |
·更综合、更广发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形式 | 第59页 |
·多媒体艺术的更多介入 | 第59-60页 |
·多媒体建筑的技术、思想和形式的更多介入 | 第60页 |
·结语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