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姜秸秆炭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1 绪论第17-27页
    1.1 前言第17-18页
    1.2 姜秸秆利用现状第18-19页
    1.3 超级电容器用生物质基多孔炭第19-24页
        1.3.1 超级电容器概述第19-21页
        1.3.2 超级电容器电极用多孔炭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3 生物质基活性炭电极研究现状第22-24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第24-27页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页
        1.4.2 研究内容第24-27页
2 实验方法第27-37页
    2.1 原料试剂第27-28页
    2.2 仪器设备第28页
    2.3 姜秸秆炭的制备第28-29页
    2.4 姜秸秆炭的表征第29-32页
        2.4.1 炭产率测定及物料成分分析第29-30页
        2.4.2 热解特性分析第30页
        2.4.3 测定姜秸秆炭孔结构特性第30-31页
        2.4.4 扫描电镜分析第31页
        2.4.5 X射线衍射分析第31页
        2.4.6 拉曼光谱分析第31-32页
        2.4.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2页
    2.5 活性炭用姜秸秆炭电极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2-35页
        2.5.1 制备测试电极第32-33页
        2.5.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33-34页
        2.5.3 循环伏安测试第34-35页
        2.5.4 交流阻抗测试第35页
        2.5.5 循环寿命第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 姜秸秆炭制备及理化性能分析第37-41页
    3.1 组成成分分析第37-38页
    3.2 热解特性分析及炭产率分析第38-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姜秸秆炭的表征第41-53页
    4.1 炭化温度对姜秸秆炭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影响第41-43页
    4.2 姜秸秆炭的表征第43-49页
        4.2.1 氮吸附及孔径分布第43-45页
        4.2.2 扫描电镜分析第45-46页
        4.2.3 姜秸秆炭的微晶结构第46-47页
        4.2.4 姜秸秆炭的表面官能团分析第47-49页
    4.3 酸洗处理的影响与姜秸秆自活化机理第49-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5 姜秸秆炭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3-65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恒电流充放电分析第53-54页
    5.3 循环伏安特性分析第54-57页
    5.4 交流阻抗分析第57-58页
    5.5 比电容与倍率性能第58-59页
    5.6 有效面积电容第59-60页
    5.7 循环稳定性第60-61页
    5.8 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第61-62页
    5.9 本章小结第62-65页
6 结论第65-69页
    6.1 主要结论第65-66页
    6.2 创新点第66页
    6.3 研究展望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9页
致谢第79-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第81-83页
附录1第83-8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宁夏省地方行政制度研究(1929-1949)
下一篇:民族地区生态移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以宁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