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政务微博舆论引导力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 理论意义第11页
  二、 实践意义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研究现状述评第14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6页
  一、 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第16-23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16-17页
  一、 政务微博第16页
  二、 微博舆论第16页
  三、 舆论引导第16-17页
  四、 政务微博舆论引导第17页
 第二节 舆论引导理论依据第17-23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舆论引导的理论第17-18页
  二、 列宁关于舆论引导的理论第18-19页
  三、 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理论第19-23页
   (一)制造舆论说第19-20页
   (二)舆论宣传说第20页
   (三)舆论导向说第20-21页
   (四)舆论引导说第21-23页
第三章 政务微博舆论引导现状第23-28页
 第一节 政务微博舆论引导的基本情况第23页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第23-28页
  一、 公安微博——“@平安北京”第24页
  二、 团委微博——“@共青团中央”第24-25页
  三、 宣传微博——“@上海发布”第25-26页
  四、 官员微博——“@蔡奇”第26-28页
第四章 政务微博舆论引导力结构第28-34页
 第一节 政务微博舆论引导力的构成要素第28-31页
  一、 微博舆论的领导能力第28-29页
  二、 主流思想的宣传能力第29页
  三、 社会舆情的掌控能力第29-30页
  四、 负面信息的消除能力第30页
  五、 危机事件的化解能力第30-31页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第31-34页
  一、 主流思想宣传——光盘行动第31页
  二、 社会舆情搜集——两会微博第31-32页
  三、 危机事件化解——雅安地震第32-34页
第五章 影响政务微博舆论引导力的主要问题第34-43页
 第一节 政务微博舆论领导能力方面第34-35页
  一、 微博舆论场政务微博活跃度不足第34-35页
  二、 话语主导权受到意见领袖的挑战第35页
 第二节 主流思想宣传能力方面第35-38页
  一、 缺乏理论政策灌输第35-36页
  二、 政治影响力有限第36-38页
 第三节 社会舆情掌控能力方面第38-39页
  一、 忽视日常舆情第38-39页
  二、 缺乏互动交流第39页
 第四节 负面信息消除能力方面第39-40页
  一、 谣言治理形式单一第39-40页
  二、 恶搞缺乏正面引导第40页
 第五节 危机事件化解能力方面第40-43页
  一、 重大危机事件缺乏后期引导第40-41页
  二、 微小突发事件缺乏舆论主导第41-43页
第六章 提升政务微博舆论引导力的路径第43-51页
 第一节 时间掌控能力第43-44页
  一、 抢占第一时间第43页
  二、 抓住黄金时间第43-44页
  三、 日常舆情搜集第44页
 第二节 微博活力第44-45页
  一、 以量取胜第44-45页
  二、 不可刷屏第45页
  三、 不做僵尸第45页
 第三节 内容吸引力第45-46页
  一、 力求务实第45-46页
  二、 增强趣味第46页
 第四节 话语表达能力第46-47页
  一、 官话要艺术第46-47页
  二、 卖萌要有度第47页
 第五节 需求满足能力第47-48页
  一、 精神需求第47页
  二、 政治需求第47-48页
  三、 生活需求第48页
 第六节 意见领袖能力第48-49页
  一、 打造机构微博意见领袖第48页
  二、 打造官员微博意见领袖第48-49页
 第七节 设置议题能力第49-51页
  一、 以小见大第49页
  二、 突出正能量第49页
  三、 重视微小突发事件第49-50页
  四、 增设危机事件后期总结性安排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东营湿地生态旅游为例
下一篇:带双误差Lee-Carter模型在新农保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