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Summary | 第3-5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5-9页 |
| Ⅰ 文献综述 | 第9-28页 |
| 1 前言 | 第9页 |
| 2 植物耐旱性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干旱的种类 | 第10页 |
| ·植物耐旱性及其分类 | 第10-11页 |
| 3 植物耐旱机理 | 第11-14页 |
| ·形态的适应特征与耐旱性 | 第11页 |
| ·光合生理指标与耐旱性 | 第11-12页 |
| ·氧化酶的活性与耐旱性 | 第12页 |
| ·丙二醛与耐旱性 | 第12-13页 |
| ·渗透调节与耐旱性 | 第13页 |
| ·激素和气孔调节与耐旱性 | 第13-14页 |
| ·干旱胁迫诱导蛋白与耐旱性 | 第14页 |
| 4 植物转录因子(植物转录因子与基因调控) | 第14-17页 |
| ·转录因子概念 | 第14页 |
| ·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分类 | 第14-15页 |
| ·转录因子功能 | 第15-16页 |
| ·转录因子的活性调控 | 第16-17页 |
| 5 NAC 转录因子 | 第17-23页 |
| ·起源及分类 | 第17-19页 |
| ·结构和功能机制 | 第19-20页 |
| ·生物学功能 | 第20-21页 |
| ·表达调控 | 第21-23页 |
| 6 本研究所用的研究技术与原理 | 第23-25页 |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 第23页 |
| ·两个重要概念 | 第23页 |
| ·作用原理 | 第23-25页 |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 Ⅱ 玉米 NAC 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56页 |
| 1 玉米 NAC 家族进化树分析及命名 | 第28-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讨论 | 第32页 |
| ·结论 | 第32-42页 |
| 2 玉米 NAC 家族基因的染色体分布 | 第42-49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3 玉米 NAC 家族蛋白 motif 预测和膜结合蛋白预测 | 第49-5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 ·玉米 NAC 家族蛋白 motif 预测 | 第49-52页 |
| ·膜结合蛋白预测 | 第52-54页 |
| ·讨论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Ⅲ 玉米基因在水分胁迫下的响应 | 第56-6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60页 |
| ·植物材料 | 第56页 |
| ·试剂耗材 | 第56页 |
| ·试验方法 | 第56-60页 |
| ·植物材料的处理 | 第56页 |
| ·植物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56-57页 |
| ·目标基因全长 cDNA 的克隆 | 第57-58页 |
| ·cDNA 第一链合成 | 第58-59页 |
| ·特异引物设计 | 第59-60页 |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 第6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 ·特异引物的筛选结果 | 第60-62页 |
| ·SNAC 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62-64页 |
| ·总 RNA 提取结果 | 第62-63页 |
| ·SNAC 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63-64页 |
| 3 讨论 | 第64-65页 |
| 4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导师简介 | 第77-78页 |
| 指导老师简介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