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近况 | 第11-17页 |
|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第11-14页 |
|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第14-17页 |
| ·分子结构及其性能特点 | 第17-21页 |
|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分子结构及性能特点 | 第18-19页 |
|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分子结构及性能特点 | 第19-21页 |
|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第21-23页 |
| ·皮革和织物 | 第21页 |
| ·木器漆 | 第21页 |
| ·汽车领域 | 第21页 |
| ·建筑涂料 | 第21页 |
| ·功能性涂料 | 第21-23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3-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2章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 第25-41页 |
| ·前言 | 第25页 |
|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第25-31页 |
| ·主要原料 | 第25-26页 |
| ·合成工艺 | 第26-30页 |
| ·样品膜的制备 | 第30-31页 |
| ·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及乳液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表征方法 | 第31页 |
| ·FTIR分析 | 第31页 |
| ·NCO含量测定 | 第31页 |
| ·乳液粒径的测试 | 第31页 |
| ·乳液粘度的测试 | 第31页 |
| ·乳液贮存稳定性的测试 | 第31页 |
| ·样品膜耐水性的测试 | 第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 ·红外光谱分析跟踪反应过程 | 第31-33页 |
| ·预聚体中R值(-NCO/-OH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小分子扩链剂用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 ·亲水扩链剂DMPA用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 ·环氧树脂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无羟基剩余)的合成与性能 | 第41-54页 |
| ·前言 | 第41页 |
|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第41-45页 |
| ·主要原料 | 第41-42页 |
| ·合成工艺 | 第42-45页 |
| ·超支化聚酯及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表征方法 | 第45-46页 |
| ·核磁共振氢谱 | 第45页 |
|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第45页 |
| ·滴定分析 | 第45-46页 |
| ·红外(FTIR)测试 | 第46页 |
| ·粘度测试 | 第46页 |
| ·乳液储存稳定性测试 | 第46页 |
| ·乳液粒径测试 | 第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 ·超支化聚酯合成过程的酸值跟踪 | 第46-47页 |
| ·超支化聚酯的结构表征 | 第47-49页 |
| ·水性超支化聚氨酯合成过程的跟踪 | 第49-51页 |
| ·水性超支化聚氨酯的性能表征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4章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有羟基剩余)的合成与性能 | 第54-64页 |
| ·前言 | 第54页 |
|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第54-58页 |
| ·主要原料 | 第54-55页 |
| ·合成工艺 | 第55-58页 |
|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有羟基剩余)的性能表征方法 | 第58页 |
| ·乳液储存稳定性测试 | 第58页 |
| ·乳液粒径测试 | 第58页 |
| ·乳液流变性的测试 | 第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3页 |
| ·水性超支化聚氨酯的外观及储存稳定性 | 第58-59页 |
| ·水性超支化聚氨酯的粒径及其分布 | 第59-61页 |
| ·水性超支化聚氨酯的粘度及流变行为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4-65页 |
| 第6章 课题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