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普通钢材和 SMA 材料的特性 | 第11-14页 |
·普通钢材的特性 | 第11-12页 |
·SMA 的超弹性特性 | 第12页 |
·SMA 的形状记忆效应 | 第12-13页 |
·SMA 的阻尼特性 | 第13页 |
·常用的 SMA 材料及其特性 | 第13-14页 |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连梁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新型配筋形式的连梁体系 | 第14-15页 |
·设缝的连梁体系 | 第15页 |
·劲性钢筋混凝土连梁与全钢连梁体系 | 第15-16页 |
·组合连梁体系 | 第16页 |
·安装被动耗能阻尼器的连梁体系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安装阻尼器连梁的构造设计及其设计参数 | 第20-30页 |
·引言 | 第20页 |
·阻尼器的合理安装位置 | 第20-22页 |
·带缝钢板阻尼器的构造设计及简化力学模型 | 第22-25页 |
·带缝钢板阻尼器的构造设计 | 第22页 |
·带缝钢板阻尼器的简化力学模型 | 第22-25页 |
·SMA 阻尼器的构造设计及简化力学模型 | 第25-27页 |
·SMA 阻尼器的构造设计 | 第25-26页 |
·SMA 阻尼器的简化力学模型 | 第26-27页 |
·安装阻尼器耗能连梁的特征设计参数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安装带缝钢板阻尼器连梁子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 第30-44页 |
·引言 | 第30页 |
·安装带缝钢板阻尼器连梁的有限元模型 | 第30-32页 |
·连梁子结构概况 | 第30页 |
·连梁子有限元模型 | 第30-32页 |
·单调荷载下连梁子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模式 | 第32-37页 |
·加载制度 | 第32-33页 |
·分析结果 | 第33-37页 |
·往复荷载下连梁子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模式 | 第37-41页 |
·加载制度 | 第37页 |
·分析结果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第四章 连梁中安装带缝钢板阻尼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 第44-62页 |
·引言 | 第44页 |
·结构概况和有限元模型 | 第44-47页 |
·结构概况 | 第44-45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45-47页 |
·整体结构的 Pushover 分析 | 第47-53页 |
·分析方法 | 第47页 |
·分析结果 | 第47-53页 |
·整体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分析 | 第53-60页 |
·加载制度 | 第53页 |
·分析结果 | 第53-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连梁中安装 SMA 阻尼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 第62-76页 |
·引言 | 第62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62-63页 |
·整体结构的 pushover 分析 | 第63-70页 |
·分析方法 | 第63页 |
·分析结果 | 第63-68页 |
·两种阻尼器控制结构的 Pushover 分析对比 | 第68-70页 |
·整体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分析 | 第70-74页 |
·加载制度 | 第70页 |
·分析结果 | 第70-73页 |
·两种阻尼器控制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分析对比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