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LM3308机床主轴箱静/动/热特性分析及拓扑优化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的技术方案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有限元方法理论及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 第18-26页 |
| ·有限元方法理论 | 第18-19页 |
|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18页 |
| ·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 | 第18-19页 |
| ·有限元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 第19-23页 |
|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 第19-21页 |
| ·结构优化设计的分类 | 第21-22页 |
| ·结构优化的算法 | 第22-23页 |
|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第23-25页 |
| ·ANSYS 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 第23页 |
| ·HyperWorks 软件介绍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主轴箱的静/动态特性分析 | 第26-34页 |
| ·主轴箱静态分析 | 第26-29页 |
| ·建立主轴箱有限元模型 | 第26-27页 |
| ·确定边界条件 | 第27页 |
| ·不同受载状态的静态分析 | 第27-29页 |
| ·主轴箱模态分析 | 第29-33页 |
| ·模态分析的理论 | 第29-30页 |
| ·模态分析的步骤 | 第30页 |
| ·模态计算结果 | 第30-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主轴箱的热特性分析 | 第34-50页 |
| ·热传导的基本理论 | 第34-38页 |
| ·热传递的方式 | 第34页 |
| ·热传导的理论基础 | 第34-38页 |
| ·主轴箱温度场分析计算 | 第38-43页 |
| ·建立主轴箱有限元模型 | 第38-39页 |
| ·轴承摩擦发热量计算 | 第39-41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1-43页 |
| ·主轴箱温度场求解分析 | 第43页 |
| ·主轴箱热-结构耦合分析 | 第43-49页 |
| ·建立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 | 第43-44页 |
| ·热-结构耦合分析计算 | 第44-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主轴箱拓扑优化设计 | 第50-60页 |
| ·变密度法数学模型 | 第50-53页 |
| ·基于变密度法的数学模型 | 第50-51页 |
| ·迭代求解过程 | 第51-53页 |
| ·建立主轴箱优化模型 | 第53-54页 |
| ·拓扑优化计算 | 第54-55页 |
|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 第55-59页 |
| ·优化前后静态特性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 ·优化前后动态特性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60页 |
| ·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