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丝黑穗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9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概述第9-13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症状第9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第9-10页
     ·玉米丝黑穗病病原第10页
     ·玉米发病条件和规律第10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分级标准第10页
     ·田间玉米丝黑穗病的鉴定及评价第10-11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第11-12页
     ·玉米丝黑穗病抗病基因的定位研究及抗性遗传规律的分析第12-13页
   ·分子标记技术的概述第13-14页
     ·分子标记的发展及特点比较第13-14页
       ·分子标记的发展第13页
       ·分子标记的简介和特点比较第13-14页
   ·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14-18页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14-15页
     ·杂种优势的预测第15页
     ·DNA指纹库的构建第15页
     ·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第15页
     ·分子标记在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第15-17页
       ·前景选择第15-16页
       ·背景选择第16页
       ·多重PCR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用第16-17页
     ·分子标记技术在抗性育种中的应用第17-18页
   ·电泳检测方法的比较第18页
   ·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第18-19页
     ·研究目的第18-19页
     ·研究意义第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实验材料第19-20页
     ·分离群体的构建及育种流程第20页
   ·前景选择与背景选择的引物筛选第20-24页
     ·引物入选原则第20页
     ·前景选择备选引物第20-21页
     ·背景选择备选引物第21-24页
   ·实验方法第24-27页
     ·室内引物筛选第24-26页
       ·DNA提取第24-25页
       ·PCR扩增体系和反应程序第25页
       ·毛细管荧光电泳检测法第25-26页
       ·数据统计分析工具第26页
     ·田间接种鉴定第26-27页
       ·种植方法第26页
       ·接种方法第26页
       ·调查方法第26页
       ·回复率计算方法第26-27页
       ·技术路线第2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7-38页
   ·分子标记引物选择第27-32页
     ·前景选择引物第27-28页
     ·前景选择与田间抗病性的对照第28-29页
       ·BC_2代田间接种鉴定的结果第29页
     ·背景引物选择第29-32页
   ·回交世代的检测结果第32-38页
     ·BC_1代回交材料的检测结果第32-34页
       ·BC_1代材料的前景选择第32-33页
       ·BC_1代材料的背景选择第33-34页
     ·BC_2代回交材料的检测结果第34-37页
       ·BC_2代材料的前景选择第34-35页
       ·BC_2代材料的田间鉴定第35-36页
       ·BC_2代材料的背景选择第36-37页
     ·BC_3代回交材料的检测结果第37-38页
       ·BC_3代材料的前景选择第37页
       ·BC_3代材料的背景选择第37-38页
第四章 讨论第38-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符号说明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介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玉米带黑土控释尿素施用效应研究
下一篇:糯玉米主要光合性状和穗部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