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钻井液离心机概述 | 第10-12页 |
·钻井液离心机的应用 | 第10-11页 |
·钻井液离心机的发展水平和方向 | 第11-12页 |
·离心机现场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传动方案评价 | 第14-26页 |
·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传动系统的设计 | 第15-19页 |
·钻井液离心机的功能分析 | 第15页 |
·钻井液离心机的功能分解 | 第15-16页 |
·功能元解及系统原理解 | 第16-19页 |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传动系统的模糊综合评判 | 第19-25页 |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 第19-22页 |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传动方案评价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分析计算 | 第26-63页 |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设计要求 | 第26-30页 |
·待处理悬浮液性能参数的确定 | 第26页 |
·转鼓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26页 |
·螺旋卸料离心机技术参数的选择 | 第26-30页 |
·钻井液离心机的沉降机理 | 第30-32页 |
·单个固相颗粒在连续液相中的自由沉降 | 第30-31页 |
·非球形颗粒在连续液相中的沉降速度 | 第31页 |
·颗粒群在连续液相中的运动 | 第31-32页 |
·钻井液离心机按悬浮液计的生产能力 | 第32-36页 |
·“活塞式”流动特性 | 第32-33页 |
·钻井液离心机生产能力指数的计算 | 第33-35页 |
·钻井液离心机理论计算生产能力的修正 | 第35-36页 |
·钻井液离心机沉渣动力学分析 | 第36-43页 |
·沉渣在脱水区的滑动动力学 | 第36-39页 |
·沉渣在脱水区停留时间 | 第39页 |
·螺旋的输渣效率 | 第39-40页 |
·按螺旋输渣能力计的生产能力 | 第40-42页 |
·螺旋输渣转矩 | 第42-43页 |
·螺旋所受轴向力 | 第43页 |
·钻井液离心机转鼓强度的计算 | 第43-54页 |
·转鼓壁强度的计算 | 第43-47页 |
·转鼓边缘强度的计算 | 第47-54页 |
·钻井液离心机临界转速及刚度变形 | 第54-58页 |
·钻井液离心机的临界转速 | 第54-56页 |
·钻井液离心机的刚度变形 | 第56-58页 |
·钻井液离心机功率的计算 | 第58-62页 |
·螺旋卸料离心机各项功率的计算 | 第58-61页 |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的轴功率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第63-88页 |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63-68页 |
·设计变量 | 第63页 |
·目标函数 | 第63-64页 |
·约束条件 | 第64-67页 |
·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 第67-68页 |
·多目标及离散变量优化思想 | 第68-74页 |
·多目标优化基本概念及求解方法 | 第68-69页 |
·离散变量问题及优化求解 | 第69-74页 |
·Fortran语言及求解程序的设计 | 第74-77页 |
·Fortran语言及特点 | 第74页 |
·优化求解程序的设计 | 第74-77页 |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优化求解及分析 | 第77-87页 |
·主要目标法求解及分析 | 第77-83页 |
·统一目标法求解及结果分析 | 第83-85页 |
·结构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85-87页 |
·优化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转鼓有限元分析 | 第88-94页 |
·转鼓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要求 | 第88页 |
·钻井液用LW800型离心机转鼓有限元分析 | 第88-93页 |
·转鼓的分析模型 | 第88-89页 |
·转鼓组件的网格划分 | 第89页 |
·载荷及约束的施加 | 第89-91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展望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