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终端混合废水仿酶法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26页 |
·水资源概况 | 第9-11页 |
·全球水资源概况 | 第9页 |
·国内水资源概况 | 第9-10页 |
·造纸工业水资源状况 | 第10-11页 |
·造纸工业废水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11-15页 |
·造纸废水的主要来源 | 第11-12页 |
·造纸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2-15页 |
·造纸终端废水深度处理 | 第15-18页 |
·制浆造纸终端废水概况 | 第15-16页 |
·深度处理技术 | 第16-18页 |
·仿酶概况 | 第18-19页 |
·仿酶技术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金属卟啉配合物 | 第19-22页 |
·非卟啉金属配合物 | 第22-24页 |
·铁系仿酶体系 | 第24-25页 |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实验药品 | 第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废水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27-31页 |
·废水COD_(Cr)的测定 | 第27-29页 |
·色度测定 | 第29页 |
·悬浮固体(SS)的测定 | 第29页 |
·pH测量 | 第29页 |
·固含量测定 | 第29-30页 |
·浊度的测定 | 第30页 |
·抽出物的GC-MS分析 | 第30-31页 |
·仿酶Fe-CA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第31-34页 |
·螯合物的制备 | 第31-32页 |
·螯合物检测及方法 | 第32-33页 |
·螯合物红外表征 | 第33-34页 |
·螯合物的热失重分析 | 第34页 |
·仿酶法处理废水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5-65页 |
·造纸终端混合废水各项指标测定 | 第35-36页 |
·仿酶制备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3页 |
·配位比对仿酶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 第36-37页 |
·初始pH对仿酶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 第37-38页 |
·反应温度对仿酶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 第38-39页 |
·反应时间对仿酶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 第39-40页 |
·螯合物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2页 |
·螯合前后的热失重分析 | 第42-43页 |
·仿酶法深度氧化处理结果与分析 | 第43-65页 |
·过氧化氢理论投加量的计算 | 第43页 |
·H_2O_2的投加量对仿酶法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3-46页 |
·Fe-CA投加量对废水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 第46-49页 |
·初始pH对仿酶法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 | 第49-52页 |
·反应时间对仿酶法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 | 第52-55页 |
·反应温度对仿酶法处理废水的影响 | 第55-57页 |
·正交试验分析 | 第57-60页 |
·废水GC-MS分析 | 第60-65页 |
4 结论 | 第65-66页 |
5 展望 | 第66-67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8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