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20页 |
·果蝇科简介 | 第8-11页 |
·果蝇科的分类地位、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 第8-9页 |
·果蝇科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果蝇科的系统发育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0-11页 |
·芋果蝇属研究概述 | 第11-18页 |
·芋果蝇属的分类地位、物种组成及地理分布 | 第11-12页 |
·芋果蝇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第12-16页 |
·芋果蝇与寄主植物间互利共生的研究 | 第16-18页 |
·大芋果蝇种组简介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DNA 条形码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20-43页 |
·DNA 条形码概述 | 第20-21页 |
·材料 | 第21-23页 |
·方法 | 第23-30页 |
·DNA 的提取、目的片段的 PCR 扩增 | 第23-25页 |
·PCR 产物的检测、回收和纯化 | 第25-26页 |
·PCR 产物 DNA 序列测定 | 第26-27页 |
·DNA 序列的编辑及排序 | 第27-28页 |
·核苷酸替换饱和及谱系间碱基组成同质性检验 | 第28页 |
·数据分区(data partitioning)策略及核苷酸替换模型选择 | 第28-29页 |
·DNA 条形码分析 | 第29-30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0页 |
·结果 | 第30-39页 |
·序列特征 | 第30-31页 |
·DNA 条形码分析 | 第31-35页 |
·数据分区策略选择 | 第35-38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3页 |
·利用 DNA 条形码对物种进行鉴定 | 第39-40页 |
·数据分区策略 | 第40-41页 |
·大芋果蝇种组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 | 第41-43页 |
第3章 大芋果蝇种组云南 4 新种记述 | 第43-60页 |
·材料 | 第43页 |
·方法 | 第43页 |
·新种记述 | 第43-58页 |
·大芋果蝇种组分类检索表 | 第58-60页 |
第4章 爬树龙上大芋果蝇种组的繁殖生态 | 第60-7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0-64页 |
·野外实验地点 | 第60-61页 |
·不同时期芋果蝇在爬树龙上的访花及繁殖行为 | 第61-62页 |
·蛹的发育历期及越冬型卵孵化与光照的关系 | 第62-64页 |
·假定的海林芋果蝇不同型卵的物种同一性确定 | 第64页 |
·结果 | 第64-70页 |
·芋果蝇在不同时期爬树龙上的访花及繁殖行为 | 第64-66页 |
·长卵丝芋果蝇卵孵化与光照的关系及蛹的发育历期 | 第66-68页 |
·假定的海林芋果蝇不同型卵的物种同一性确定 | 第68-70页 |
·讨论 | 第70-76页 |
·海林芋果蝇 S 型卵孵化后幼虫的食物来源 | 第70页 |
·海林芋果蝇及长卵丝芋果蝇的年生活史 | 第70-72页 |
·海林芋果蝇季节性卵二型的进化及其适应性意义 | 第72-74页 |
·大芋果蝇种组的寄主植物选择和生物地理学 | 第74-75页 |
·大芋果蝇种组在传粉互利共生研究中的重要性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个人简介 | 第82-83页 |
导师简介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会议摘要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