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12-20页 |
| 病例的选择 | 第12-14页 |
| 病例来源、分组 | 第14页 |
| 基本资料 | 第14-16页 |
| 治疗方法 | 第16-17页 |
| 观测项目 | 第17-18页 |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8页 |
| 偏倚控制 | 第18页 |
| 统计方法 | 第18-20页 |
| 结果 | 第20-24页 |
|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的比较 | 第20页 |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JOA 评分比较 | 第20-21页 |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与日常生活及膀胱机能评分比较 | 第21-23页 |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OSWESTRY评分比较 | 第23-24页 |
| 讨论 | 第24-31页 |
|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第24页 |
|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第24-25页 |
| 分经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基础、选穴及方义 | 第25-28页 |
| 分经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观察指标的讨论 | 第28-29页 |
| 分经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 第29-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综述 | 第34-41页 |
| 针灸治疗 | 第34-37页 |
| 推拿治疗 | 第37页 |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 | 第37页 |
| 中药治疗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附表一 | 第41-42页 |
| 附表二 | 第42-43页 |
| 附表三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