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荧光碳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6页
   ·荧光碳纳米材料概述第12页
   ·碳量子点简介第12-28页
     ·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第13-19页
       ·电弧放电法第13-14页
       ·激光消融法第14页
       ·电化学合成法第14-15页
       ·燃烧热解法第15-16页
       ·模板法第16-17页
       ·微波法第17-18页
       ·超声法第18页
       ·水热法第18-19页
     ·碳量子点的性质第19-26页
       ·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性质第19-24页
       ·光诱导的电子传递和氧化还原性能第24页
       ·电化学发光第24-25页
       ·细胞毒性第25-26页
     ·碳量子点的应用第26-28页
       ·生物成像第26-27页
       ·金属离子的光致还原作用第27页
       ·光催化第27-28页
       ·其他应用第28页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参考文献第30-36页
第二章 废弃物循环利用:葡萄皮水热法绿色合成碳量子点第36-48页
   ·引言第36-37页
   ·实验部分第37-39页
     ·实验仪器第37页
     ·实验试剂及用品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39页
       ·碳量子点的合成第38页
       ·实验表征第38页
       ·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第38-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TEM分析第39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39-40页
     ·XPS分析第40-41页
     ·紫外可见-荧光光谱分析第41页
     ·CDs的荧光性质研究第41-44页
       ·CDs的耐盐性与pH稳定性第41-42页
       ·金属离子对CDs的选择性猝灭及其机理研究第42-44页
   ·小结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第三章 聚脯氨酸量子点的制备及其生物应用第48-58页
   ·引言第48-49页
   ·实验部分第49-52页
     ·实验仪器第49-50页
     ·实验试剂及用品第50页
     ·试验方法第50-52页
       ·以脯氨酸为单体分子水热合成GPDs第50-51页
       ·细胞培养第51页
       ·MTT实验第51页
       ·共聚焦实验第51页
       ·实验表征第51-52页
     ·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第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6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第52-53页
     ·XPS分析第53页
     ·紫外可见-荧光光谱分析第53-55页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GPDs量子产率的影响第54页
       ·不同条件对GPDs荧光稳定性的影响第54-55页
     ·细胞毒性与生物成像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第四章 双碳源水热合成掺氮碳量子点第58-78页
   ·引言第58-59页
   ·实验部分第59-61页
     ·实验仪器第59页
     ·实验试剂及用品第59页
     ·试验方法第59-61页
       ·以葡萄糖和甘氨酸为混和碳源合成碳量子点第59-60页
       ·以葡萄糖为前驱体合成碳量子点第60页
       ·以甘氨酸为前驱体合成碳量子点第60页
       ·实验表征第60-61页
       ·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第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72页
     ·TEM分析第61-62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62-63页
     ·XPS分析第63页
     ·荧光-紫外光谱分析第63-65页
     ·反应机理探讨第65-67页
     ·反应条件对NCDs荧光强度的影响第67-69页
       ·原料配比对NCDs荧光强度的影响第67-68页
       ·反应温度对NCDs荧光强度的影响第68-69页
     ·金属离子对NCDs的荧光猝灭作用第69-70页
     ·Fe~(3+)对NCDs的荧光猝灭机理探讨第70-72页
   ·小结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展望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碳纳米材料负载贵金属用于直接燃料电池的研究
下一篇:纳米SiO2负载聚吡咯和纳米SiO2负载铜掺杂聚吡咯材料的制备及其氧化对苯二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