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9-10页 |
·地震各向异性及剪切波分裂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地震各向异性和剪切波分裂的基本原理 | 第14-23页 |
·各向异性介质和广义虎克定律 | 第14-15页 |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体波速度 | 第15-18页 |
·哈德森(Hudson)速度公式 | 第18-19页 |
·EDA 假说和各向异性孔隙弹性理论(APE) | 第19-23页 |
第三章 剪切波分裂研究方法 | 第23-32页 |
·偏振分析法 | 第23页 |
·自动分析方法 | 第23-28页 |
·旋转相关法(rotation-correlation) | 第25页 |
·最小能量法 | 第25-27页 |
·最小特征值法 | 第27-28页 |
·SAM(Shear-wave analysis method)方法 | 第28页 |
·几种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28-32页 |
第四章 基于水库气枪震源记录数据的剪切波分裂研究 | 第32-56页 |
·研究实验区地质构造背景 | 第32-34页 |
·实验场地概况 | 第34-36页 |
·数据准备 | 第36-39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9-45页 |
·旋转相关法分析 | 第39-41页 |
·最小能量法分析 | 第41-43页 |
·窗口选取对结果的影响 | 第43-45页 |
·快波偏振方向结果初步分析 | 第45页 |
·快波偏振方向与固体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51页 |
·旋转相关法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最小能量法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快波偏振方向变化规律与线应变关系的综合讨论 | 第50-51页 |
·快波偏振方向与大气压、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53页 |
·慢波延迟时间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初步结论和进一步工作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