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中“仿生学”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仿生学”概念阐述 | 第8-16页 |
一、 概念 | 第8-9页 |
二、 仿生学演变过程 | 第9-12页 |
(一) 传统仿生的由来 | 第9-10页 |
(二) 现代仿生设计的演化 | 第10-11页 |
(三) 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中仿生学的应用 | 第11-12页 |
三、 课题研究的宗旨 | 第12-14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 在建筑结构及外在形象上得到突破和启发 | 第13页 |
2、 空间艺术设计在内部结构上得到创新 | 第13页 |
3、 大自然仿生学启发我们与环保有机结合起来 | 第13-14页 |
四、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一) 课题研究的设计思考 | 第14页 |
(二) 课题研究重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6-27页 |
第一节 课题研究前期 | 第16-20页 |
一、 收集资料及分析 | 第16-18页 |
1、 关于国外有关理论的研究和分布 | 第16-17页 |
2、 关于国内研究的情况 | 第17-18页 |
二、 “仿生学”在建筑、居住空间的设计定位 | 第18-20页 |
第二节 课题深入研究 | 第20-23页 |
一、 “仿生学”设计重要特点 | 第20-23页 |
1、 造型和形式 | 第20-21页 |
2、 空间和功能 | 第21-22页 |
3、 间架结构与建筑构造 | 第22-23页 |
第三节 色彩和材料 | 第23-25页 |
第四节 造型与环境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仿生学”设计应用与分析 | 第27-48页 |
第一节 建筑空间 | 第27-38页 |
一、 商业空间 | 第27-31页 |
1、 “玛丽莲·梦露大厦” | 第27页 |
2、 海胆型便利店 | 第27-28页 |
3、 上海松江新城文化中心建筑作品 | 第28页 |
4、 里昂机场铁路 | 第28-31页 |
二、 旅游建筑 | 第31-35页 |
1、 崔氏住宅设计 | 第31-35页 |
三、 体育建筑 | 第35-38页 |
1、 上海旗忠森体育城 | 第35页 |
2、 国家体育馆“鸟巢” | 第35-38页 |
第二节 室内空间 | 第38-46页 |
一、 商业空间 | 第38-41页 |
1、 滑铁卢火车站 | 第38-39页 |
2、 生态仿生建筑 | 第39页 |
3、 仿生学在室内天花实际中的应用 | 第39-41页 |
二、 家居空间 | 第41-46页 |
1、 贝壳别墅 | 第41-42页 |
2、 创意下家居 | 第42-43页 |
3、 室内隔断设计中仿生学的应用 | 第43-44页 |
4、 仿生学在室内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城市环境的设计 | 第46-48页 |
第四章 “仿生学”设计的未来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