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21页 |
| ·研究方案 | 第21-25页 |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 第2章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测算 | 第25-34页 |
|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衡量 | 第25-30页 |
| ·指标选取 | 第25-27页 |
| ·评价方法选择 | 第27-28页 |
| ·各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计算 | 第28-30页 |
|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动态变化 | 第30-32页 |
|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 ·纵向动态变化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3章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作用机理 | 第34-68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4-37页 |
| ·区域的概念 | 第34-35页 |
| ·本文对所研究区域的界定 | 第35页 |
| ·区域经济 | 第35-36页 |
| ·区域物流 | 第36-37页 |
|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作用机理 | 第37-39页 |
| ·区域经济的增长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区域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39页 |
| ·区域物流发展与分工演进 | 第39-46页 |
| ·运输费用与分工理论的回顾 | 第39-41页 |
| ·物流发展对分工的影响 | 第41-43页 |
| ·物流发展促进分工演进的实证分析 | 第43-45页 |
| ·结论及启示 | 第45-46页 |
| ·物流发展与产业集聚 | 第46-55页 |
| ·理论回顾 | 第46-47页 |
| ·分析框架 | 第47-50页 |
| ·实证分析 | 第50-54页 |
| ·结论及启示 | 第54-55页 |
| ·物流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 第55-63页 |
|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 第55-56页 |
| ·物流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56-57页 |
| ·实证分析 | 第57-63页 |
|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 | 第63-67页 |
| ·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63-64页 |
|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的计算 | 第64-65页 |
| ·测算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 ·结论与启示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4章 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比较 | 第68-79页 |
| ·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测度方法 | 第68-70页 |
| ·绝对差异测度方法 | 第68-69页 |
| ·相对差异测度方法 | 第69-70页 |
| ·省际区域物流发展差异 | 第70-72页 |
| ·八大经济区物流发展差异 | 第72-74页 |
|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物流发展差异 | 第74-77页 |
| ·中国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总体特征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5章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 | 第79-91页 |
|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79-82页 |
|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82-88页 |
|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第82-85页 |
|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 第85-88页 |
| ·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分解 | 第88-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第6章 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收敛性与变动趋势 | 第91-98页 |
| ·区域物流发展的收敛性检验 | 第91-93页 |
| ·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动态演变与趋势 | 第93-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 结论 | 第98-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者的科研成果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