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冰分裂输电导线舞动的强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绪论 | 第9-28页 |
| ·非线性动力学简介 | 第9-10页 |
| ·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10-12页 |
|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复杂问题的研究过程 | 第12-15页 |
| ·覆冰分裂导线研究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 ·国内外输电导线舞动的记载和研究状况 | 第16-24页 |
| ·国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6-23页 |
| ·国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23-24页 |
|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24-25页 |
| ·论文的工作安排 | 第25-28页 |
| 导线舞动的理论基础 | 第28-43页 |
| ·影响导线舞动的因素 | 第28页 |
| ·覆冰分裂导线舞动的归类 | 第28-30页 |
| ·卡门涡振动 | 第28-29页 |
| ·失速颤振 | 第29页 |
| ·驰振 | 第29-30页 |
| ·涡致振动的原理 | 第30-32页 |
| ·驰振机理 | 第32-37页 |
| ·横向驰振 | 第32-34页 |
| ·扭转驰振 | 第34-35页 |
| ·组合驰振 | 第35-37页 |
| ·舞动的激发模式 | 第37-39页 |
| ·横向激发模式 | 第37页 |
| ·扭振激发模式 | 第37-38页 |
| ·惯性激发模式 | 第38-39页 |
| ·输电导线研究的动向和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 ·基本理论 | 第39-40页 |
| ·舞动研究的动向 | 第40-41页 |
| ·防舞技术的研究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实验设备与测试技术 | 第43-65页 |
| ·试验设备与装置 | 第43-47页 |
| ·三元回流式低湍流速风洞简介 | 第43-44页 |
| ·覆冰导线试验模型 | 第44-45页 |
| ·测量装置和原理简介 | 第45-47页 |
| ·测试技术 | 第47-50页 |
| ·风速仪技术 | 第47-49页 |
| ·动态信号测试技术 | 第49-50页 |
| ·覆冰导线风洞试验结果 | 第50-64页 |
| ·迎风面气动力系数曲线 | 第50页 |
| ·背风面气动力系数曲线 | 第50页 |
| ·试验曲线分析 | 第50-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四章 分裂导线的单自由度滞后非线性分析 | 第65-79页 |
| ·滞后非线性数学模型 | 第65-69页 |
| ·双线性滞后非线性模型 | 第65-66页 |
| ·Davidenkov 模型 | 第66-67页 |
| ·Bouc-Wen 模型 | 第67-68页 |
| ·多项式模型 | 第68-69页 |
| ·输电导线单自由度滞后非线性建模 | 第69-78页 |
| ·覆冰导线滞后非线性理论模型 | 第69-71页 |
| ·覆冰分裂导线系统的规范形 | 第71-72页 |
| ·平均方程 | 第72-73页 |
| ·分岔问题的转迁集 | 第73-76页 |
| ·数值模拟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五章 分裂导线的两自由度非线性分析 | 第79-93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覆冰导线两自由度理论模型 | 第79-82页 |
| ·平衡点分析 | 第82-83页 |
| ·中心流形理论及其系统方程降维 | 第83-86页 |
| ·系统含参规范形和普适开折的计算 | 第86-89页 |
| ·Melnikow 法分析系统的分岔现象 | 第89-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第六章 分裂导线两自由度系统的混沌动力学特征 | 第93-99页 |
| ·通往混沌的主要途径 | 第93-94页 |
| ·混沌系统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 第94-95页 |
| ·Lyapunov 指数简介 | 第95-97页 |
| ·数值分析 | 第97-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99-101页 |
| ·本文总结 | 第99-100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13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3-114页 |
| 致谢 | 第114页 |